第三百六十四章 節目(第2/2頁)

也就在箏音響起的同時,宋青雲收起折扇,背負雙手,頭頂著劇院熒屏中虛擬的一輪明月,發出了一聲輕輕的嘆息。

在他嘆息聲中,背後的熒屏陡然變化,一副長江夜景出現在眾人面前,煙波浩渺的江面上,一輪明月正冷照大江,江畔雜花生樹,儼然春秋景象。

這幅景象如此之美,以至於無論是現場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都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也就在這時,宋青雲陡然開口吟誦:

“春江潮水連海平!”

他背負雙手,做出了一副眺望江面,帶著微微惆悵的神情,清朗而帶有磁性的聲音就從他的口中發出,震的所有觀眾都是心頭一顫,忍不住將自己代入到了他現在這個角色中去。

此時的宋青雲,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名古代的士子,正在江邊賞景,而且賞的還是夜景,秋月漢寒江,帶有幾分冷意,幾分淒涼,又有幾分詩情畫意。

於是勾起了士子的一縷幽思,使得惆悵之情難以壓制的從臉上流露而出,種種情緒在醞釀之下,便成了一首詩歌,從士子口中抑揚頓挫的吟誦了出來:

“海上明月共潮生!”

宋青雲手中折扇輕輕敲打自己的掌心,在台上緩緩踱步,口中吟誦不停: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在他吟誦出這句話之時,背後大屏幕上寒月照大江的景色陡然被拉大,將萬裏江河都呈現在眾人面前,江海連成一片,大氣遼闊之景撲面而來。

宋青雲繼續吟誦:

“江流婉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

宋青雲每念誦一句,在他身後的大屏幕便隨之而改變景象,或長江,或大海,或花林,或明月,種種變化不一而足,全都與他口中的景象若合符節。

而王小璐彈的古箏箏音也隨著宋青雲的吟誦而不斷起伏變化,待到宋青雲將整首詩全都吟誦完畢之時,古箏的音符跳動幾下,也緩緩消失。

整個現場都一時間安靜下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主持人上台的聲音將現場觀眾們全都驚醒。

巨大的鼓掌聲轟然響起,良久不絕。

郭大路也是暗暗點頭,“也就宋青雲這小子是儒門弟子,換成別的演員,連他十分之一的效果都達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