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幾個臭蟲而已(第2/2頁)

作協會長一職暫由雷雨、余光等老資格作家擔任。

正在影視城拍戲的郭大路根本就不知道遠在余杭開會的宋太平竟然會因為自己的一首詩給沖擊的病倒了,他寫這首詩主要還是為了裝逼。

他其實就是告訴人們,不就是哭著喊著愛國嘛,老子也會啊!

他媽的,我拍電影,光是每年向國家交的稅都要好幾億,你們不關心,我名下的微信公司、網絡支付平台、汽車公司這些企業,每年向國家交的稅都要上百億之多,你們也不知道,我向國家提供汽車、飛機的關鍵技術你們都不知道,你們最感興趣的就是看一個人在口頭上怎麽說,至於他們到底會怎麽做,根本就沒有耐心長時間關注。

那截然如此,口號老子也會喊啊,而且比你們喊的都漂亮!

也就是出於這個心理,他才寫出了《我愛這土地》這首詩。

不過寫完也就忘了,畢竟是抄襲而來的,就沒怎麽上心,為的就是堵一下眾人的口而已,對於這首詩產生的影響更是不做多想。

但他不多想,網上網友們可是會有多種解讀啊。

有幾個因為調查組發言而想要趁機討伐郭大路的人,在見到這首詩後,不由得大叫晦氣,立馬熄滅了攻擊的念頭。

郭大路寫的這首詩,道德層次太高,將愛國之心無比沉郁的表達了出來,透著一股子“身死化鴻泥,但願青草肥”的大犧牲精神,對於寫出這樣詩篇的人,誰都別想著攻擊,因為人家手中的道德大棒,誰也扛不住。

更多的網友則是認為,郭大路因為現實太過於黑暗,他才會“嘶啞著喉嚨唱歌”,才會“悲憤”和“激怒”,最後更是寧願一死來抗爭如今社會的不公,明顯就是針對調查組說的話啊。

有一位網友更是評價道:“要不是因為有調查組影射他的幾句話,郭大路也不可能會寫出這首詩,這一切都是因為郭爺感到痛心乃至於絕望,這才迸發出發自靈魂的呼喊與訴求,才會顯得這麽悲憤。”

“這是一首能流傳很久的詩歌,當後人在談及這首詩的產生的背景時,我們的調查組恐怕充當的將會是反面角色!”

“擦,同情郭爺,鄙視調查組!”

“也特麽奇了怪了,你們調查組調查當官的也就算了,幹嘛還要對郭爺夾槍帶棒的?自己的人腐化的不成樣子,難道還不讓人說?這是什麽狗屁邏輯?”

“對啊,如今民智大開,有什麽是不能說的?這麽映射郭爺,明顯就是向外界釋放對郭爺不利的信號!”

“看來是有人想整郭爺啊,現在正在帶節奏!”

“切,太特麽小看網友們的智慧了,老子一眼就將他們的卑鄙用心看透了!”

網上網友這麽一番議論,這一下就算有心人想要對郭大路不利,此時也不是最佳時機了,只能暫且作罷。

而以郭大路對事情的敏感性,早就猜出了有人想對自己不利,因為這個還向郭開山發了一通脾氣。

於是體制內的幾個看不慣郭大路,想要對郭大路壓一下的幾名調查組負責人,還沒搞明白是怎麽一回事呢,直接就被遠遠地打發了出去,跑到貧困山區支援建設去了。

這些人的命運,早在郭大路跟郭開明通話之時,就已經定下來了,因此郭大路根本就懶得再詢問結果,也沒心思對外人說起這事兒。

隨手捏死幾個臭蟲,難道你還要自豪的向滿世界宣揚?這不是神經病麽?

在與郭開明通話之後,其實這件事就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