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野有遺賢(第2/2頁)

如今已經有很多作者對宋太平看不慣了,現在見雷雨搞事情,全都興奮起來,紛紛出言迎合。

雷雨一攤手,看向宋太平,“你看,民意不可違,大家都想聽,要不咱們就順從一下民意?”

宋太平臉色很難看,此時才知道雷雨這個老家夥對現場作者的號召力,他勉強笑了笑,“好吧,既然大家都想聽,張少賢,你就來念一念吧!”

張少賢也就是剛才說要念詩的那名作者,他起身笑道:“那我開始念了哈!”

這個張少賢為人很滑稽,是個寫短篇文章的好手,散文啊,短篇小說啊,寫的都不錯,平常行事也不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剛才提議郭大路加入作協的人中,就有他一個。

此時見宋太平要自己來念,他嘿嘿笑著將手機拿到眼前,肢體極為誇張的伸展了一下,隨後輕了輕嗓子,對著手機上郭大路微博上的一首詩,以國外詠嘆調的方式包含深情的念了起來,他念的就是郭大路剛剛在微博上發的小詩,《我愛這土地》。

這首《我愛這土地》是異世界詩人艾青最為出名的一首現代詩歌,也是愛國詩歌中的經典篇章,多少年來一直傳頌不衰,成為了抒發愛國情懷的代表之作。

這首詩篇幅短小,但構思精巧,象征意義更是極大,就像一些名傳千古的詩詞一般,這首現代詩並沒有時代的限制,放在任何時候任何年代都足以稱得上名篇佳作。

而且這首詩極為討巧,放在哪個國家,都屬於統治階級最為喜愛的一類作品,堪稱是永遠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一首詩歌。

這樣的一首現代詩,正是如今作協最缺少的作品。

能夠作詩,而且做得詩不但優美動人,還符合主流價值觀,審美情趣也是高大上,這正是如今作協最為缺少的優秀人才。

如今作協作者的作品沒少被體制外的文人批評,都說這些年來,作協成員的作品政治氣息濃厚,而文學氣息不存,儼然守門之犬,為了骨頭而搖尾巴,甚至不惜舔菊賣乖而贏得上級好感。

對於這種說法,作協中人感到極為氣憤,一直就有人想搞出點既符合國家主流價值觀而有富有文學性的作品,無奈才力不足,集思廣益之下只弄了幾個四不像作品出來,被業內人士笑掉了大牙。

但今天這首《我愛這土地》,既兼顧了愛國情懷,又展現了文筆的優美,真乃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張少賢剛剛將這首詩朗誦完畢,宋太平便忍不住激動起來,站起身子問道:“這是誰寫的?這首詩好啊!愛國之心拳拳可表,文筆優美,又沒有斧鑿痕跡,自然而然的便把情緒宣泄了出來,立意好,文筆好,切入點也好!”

他大聲對雷雨道:“雷老爺子,這才是咱們協會所需要的人才啊!像是郭大路那種不穩定分子,跟這位作家一比,連提鞋都不配!我建議將此人吸收進作協,如果這樣的大才不能進作協,那就會使得我們協會蒙羞,領導也會怪罪,這才是野有遺賢啊!”

他一連誇贊了好半天,才想起了一件事,當下看向一連古怪神色的張少賢,“張少賢,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