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文學的魅力(第2/2頁)

我是太陽:“不錯,郭爺這篇散文不獲獎,天理難容!”

郭大路的微博下面,通篇都是對郭大路的贊美之聲,就連一向與郭大路作對的傳統作家,這一次也集體沉默了下來。

一些讀者開始將散文裏的優美句子摘抄下來,然後這些句子在網上火速流傳開來。

比如“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麽,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比如“我甚至現在就能清楚的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的想念它,我會怎樣想念它並且夢見它,我會怎樣因為不敢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

甚至還有大段大段的摘抄,“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

如果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應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

要是以這園子裏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麽,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

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春天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蕩著串串揚花;夏天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秋天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著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銹,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幾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緒對應四季呢?春天是臥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覺春天的殘忍與渴望;夏天,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裏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秋天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並且打開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裏,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黴的東西;冬天伴著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並不發出的信。

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春天就是一幅畫,夏天是一部長篇小說,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詩,冬天是一群雕塑。

以夢呢?以夢對應四季呢?

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幹凈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煙鬥……”

這些美妙的語句吸引了很多網友,然後這些網友只憑這些句子,便毫不猶豫的買下了整部文集。

就像一些讀者說的,“僅憑這些段落,就足以讓他們買下這一部書來收藏。”

郭大路又一次在網上火了!

他這一次不是因為武俠小說,也不是因為某些轟動性事件,而僅僅是因為一篇為別人文集所做的散文。

有時候文學的魅力就在於此,文字的力量也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