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掌聲如潮(第2/2頁)

記住大腦主要的動靜脈血管,戈培爾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記住次級血管,對他來說,也能馬馬虎虎。

但是到了再次一級的血管,那是打死他,也記不住的。

而要想準確定位大腦中的凝血塊、腫瘤位置,必須要記住再次一級,甚至是還要細小的腦血管。

因為越是細小的血管,越是柔軟,慣性也越小,越是會隨著周圍大腦組織的移動而移動。

對於這不可能記住的,繁復無比的細微腦血管,人們本能會把它們列入思維的盲區,從而不會去想它們的作用。

或許,只有林傑這個擁有驚人圖像記憶的家夥,才會想到細微腦血管這個功用。

這麽一想,戈培爾的心情,是更加的平和。

那一點懊惱也是煙消雲散。

他感嘆道,這個方法,唯有林傑,也只能是林傑,才能想起。

戈培爾想到了林傑治療儀,這個用腦血管定位的方法,就是絕配啊。

復雜繁復的腦血管系統,人腦記不住,但是電腦是可以記住的。

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腦血管造影,電腦從粗到細對比分析腦血管,就可以精確定位患者的凝血塊位置了。

這個辦法,可是比在大腦上鉆幾個洞,進行電極刺激定位簡便多了,對醫生水平的要求也能大幅度降低……

接下來的時間,林傑主要講述了腦血管定位的一些作用,如探查一些顱腦疾病等等。

更多的時間,林傑留給了前來聽報告的醫生、老師和學生,回答他們的問題。

面對涉及各個領域的醫學難題,林傑深厚無比的知識功底,可以說是得到了一次徹底的展示,每一個人的問題,基本上喊都得到了很好的回答。

而且,隨著這一問一答的深入,在場的五六百人對林傑的態度,就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如果說一開始,還有不少人是心存質疑,認為林傑的成就,只是來自於取巧和僥幸。

但是,等到林傑應對自如的把或刁難、或探討、或討教的問題一一的回復之後,報告廳的眾人,就把自己變成了學生,畢恭畢敬的開始求教起來。

時間在這樣的問答中,飛快流逝。

眼看已經接近傍晚五點半,回答完一個問題,口幹舌燥的林傑,喝了一口水,就想著結束這次報告會。

袁浦真卻忽然走到了他的身邊,輕聲道:“林專家,請看一下你的郵箱,有人剛給你發了一份郵件。”

這個時候發什麽郵件?

心生奇怪的林傑,進入自己的電子郵箱,發現果然有一封新收到的郵件。

看到郵件內容,林傑就是一怔,捂住話筒,小聲的問:“袁醫生,這是真的?”

袁浦真點點頭,認真的說:“林專家,你要相信國家的強大。”

“這樣的小事,自然是不會出錯的。至於下一步怎麽做,你自己來做決定。”

林傑嘿嘿一笑,說:“能當場報仇,自然就不需要隔夜啊。”

他掃了一眼,發現那一位樸海奎還在,放開話筒,道:“各位,在報告會開始之初,樸海奎醫生質疑了我一個問題。”

“正好,我的夥伴們也發現了一點有趣的東西,希望樸海奎醫生也能解釋一下。”

說著這話,林傑就打開郵件的附件,選了幾張圖片依次投放在了投影布上。

“這是樸海奎醫生在他國內的某大學學報上,相繼發表的兩篇醫學論文。”

“我們所看到的是,這兩篇論文的韓文版和英文版。”

這時,林傑又放上去了幾張圖片,介紹道:“我的同伴告訴我,這兩篇論文是來自海德堡大學醫學院不對外刊發的校內醫學研究資料。”

“請注意一下,這兩篇醫學論文的內容對比,還是有署名作者的差異……”

戈培爾快速的掃了幾眼,赫然就發現,那大學學報上的醫學論文,要表述的內容,竟然與校內醫學研究資料的論文內容,至少有七八成的相似度。

而,署名卻是不一樣的。

他頓時就明白了,這是抄襲。

戈培爾禁不住就有些搖頭失笑。

林傑這個小家夥,還這是年輕氣盛,有仇必報,竟然采用這種公開的方式,來揭發這事。

他轉身尋找那一位樸海奎醫生。

找了兩圈,也沒有發現那人的蹤跡。

戈培爾心知,那人不是早就離開了,就是看到這份內容,察覺到不妙直接溜走了。

這時,海因利希走上報告台,直接給了林傑一個熱切的擁抱。

與此同時,報告廳裏響起了稀疏的鼓掌聲。

這個掌聲的帶動下,幾乎在同一時間,報告廳內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熱切鼓掌!

這掌聲如潮,如雷鳴,更有人不時吹幾聲口哨,呼喊幾聲,表達著他們對林傑的感謝,還有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