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7章 李燕來京

嵩山沒有左冷禪,最多的是以少林寺名義招生的武術學校,近年來,隨著電影《少林寺》以及接踵而來的《少林弟子》、《少林小子》的廣泛傳播,更使少林寺這一名山古寺聲名大振,旅遊參觀者不絕於途。

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的荷蘭登封嵩山少林寺,是名揚中外的少林派武術的發源地,當然,李和更看重的是它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的氛圍,讓李覽去感受一下,未嘗不可。

只是,這路途太過遙遠,即使是回老家,洪河橋鎮離著登封也是有一段距離的,何況對於李覽來說,眼前最重要的是文化課,武術還是以強身為主,沒必要刻意追求。

現在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把李覽往北極寺裏面送,雖然博和尚已經老的掉牙,可是手上的真功夫是有的,能把丁世平和董浩指點的心服口服的人可是不多,憑著兩個人的交情,送李覽過去也是問題不大。

當然,他也可以讓董浩或者丁世平來教,但是丁世平這些人是以正兒八經的格鬥為主,讓他們耍套路,玩漂亮的騰空翻轉是沒有一個人會的,對小孩子來說,首先就不怎麽合適,而且也顯得特沒有一點點吸引力。

沒有吸引力,孩子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

再說,小孩子的學習也需要集體的氛圍和環境,人都是社會人,如果不和社會接觸就會和社會脫節,孩子也一樣,如果他從小就沒學著和別人相處,長大了會很難邁出這一步。

如果想孩子有照顧自己的能力,集體生活是孩子自立的好機會,集體宿舍和家裏的環境不一樣,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誰也沒有義務和必要對誰言聽計從,並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為了統一意見,就需要彼此進行溝通,學會互敬互讓,長此以往孩子的溝通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就會增強。

集體生活給孩子提供了互相學習的環境,這是家庭環境很難營造出來的,不管他李老二是多麽的牛逼,何芳是多麽的學霸。

有一個作家自編教材讓兒子自小學畢業後就一直在家上學,號稱反抗現代的學校教育。

這種做法先不管結果如何,首先目的性就不對,不去學校,不融入集體,孩子沒有同學,甚至連異性都少有接觸,這在感情上是一種缺失,讓孩子未來所有的可能都受限於父母觀念的局限和資源的有限,這真的就變成了“孩子你慢慢爬了。”

所以從長遠來看,集體生活是絕對有利於孩子成長的。

“行,那你和博師傅說一聲。”何芳沒有反對的理由,她對李覽的要求也是永無止境,雖然李覽小小年紀已經寫就了一手不錯的毛筆字,可是在她看來,那是遠遠不夠的。

“那就交給我吧。”李和笑著應了,他決定給北極寺捐一筆款子,用於改善寺廟的教育,博和尚收養了不少的棄嬰和孤兒,現在裏面和李覽同樣年齡的小沙彌都有五六個。

何芳突然道,“哦,對了,三叔剛剛來電話了,說他們家的燕子來京城打工了。”

“李燕?”李和眉毛擰的老高,“什麽時候來的,我怎麽不知道?”

何芳點點頭,“說來都有半年了,是和家裏吵架以後賭氣跑出來的,前幾天才給家裏寄的信,三叔他們才知道。”

李和問,“有她地址嗎?”

何芳拿出一張紙條,遞給李和道,“這是三叔按照信上的地址報給我的。”

“嘿,這地方我還真熟悉。”李和一看地址,居然是望兒山那一片,他在那裏住了好幾年,自然是熟悉的很,他把紙條揣在口袋裏,然後道,“晚飯別等我了,我先去看看。”

何芳道,“不用這麽著急,明天去就是。”

李和搖搖頭,“我不放心,還是趕緊去看看,擱在心裏是個事,要不然晚上睡覺都睡不著。”

這是他的堂妹,不管怎麽樣,他都得去。

他到隔壁於德華家的老宅把董浩和張兵兩個人都喊出來道,“跟我出去一趟,給大奎打個電話,讓他多帶幾個人,有幾輛車開幾輛車。”

地址上雖然有具體的門牌號,可是他擔心還是不一定作數,萬一要認真找人,還是需要不少幫手。

“我現在就打。”董浩點點頭,和張兵把門帶上,就跟著李和出門。他們倆現在就住在於德華家的老宅。

大奎等人來的很快,李和的車子剛到圓明園,他們一溜排七八輛車就跟著上來了。

李和按照地址,找到了地方,可是到之後,發現居然是一個郵局,看來這丫頭是純心不想讓家裏人找到她,但是為了不讓家裏人擔心,還是留了一個地址。

張兵在一旁道,“路名和門牌號都沒錯,說明她對這一片還是熟悉的,肯定就是住在這附近。”

大奎道,“哥,叫啥名?咱們挨家挨戶挨廠子去找,保證能找的到。哥,這是我帶過來的對講機,咱們一人拿一個,都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