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1章 土地儲備(第2/2頁)

他想想李和在浦東龐大的地塊,都有點不寒而栗。

“這麽有信心?”

郭復興道,“李教授,我只是拾人牙慧,跟著那些成功人士學而已。你知道的,咱們中國人,甚至華人,一是喜歡儲蓄,二是有圈地買房的習慣,國內我沒有什麽參考案例,我就研究了海外華僑在國內的投資舉動,香港入內地的1000多億美金,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地產,比如霍英東先生在國內的首選投資就是建白天鵝賓館,李超人、李兆基等人更不必說。印尼華人企業家黃奕聰的金華集團通過收購香港上市公司中策,在泉州又一舉購買了40多家國有企業60%以上的控股權,都很地塊有關。馬來亞的郭氏兄弟在國內最早的項目是香格裏拉酒店,加上在國內建的貿易中心,總投資額才2個億美金。但是去年6月份以後,突然一周內在浦江、京城簽了8.3億美金的協議,取得了三處共15公頃的土地,雖然總面積沒有李教授你的多,但是無疑都是處在市中心最精華的地段,他們都是……”

好半天他也沒有找出合適的詞。

“老謀深算?”李和替郭復興補上。不過他卻沒有告訴郭復興,他才是中國最大的私人土地公,而且大部分繁華地段都在他的手上。

誰能想到他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通過金鹿地產和遠大地產,甚至四海飯店購置了龐大的土地儲備。

由於平松、壽山、吳淑屏、陳立華、於德華、沈道如這些人之間是面和心不合,真正的土地儲備量,除了李和自己能統計出來,估計是沒有第二個人能真正的知曉。

“李教授,我的意思是他們都很精明,不然他們做不到今天的成就。所以我覺得跟著精明人是不會錯的,何況李教授你也投了那麽多的土地。”郭復興說完還看了一眼李和。

“不錯,你很有眼光。”李和不得不贊嘆,果真任何人成功都是有原因的。

哪怕他自己決心做地產,只是囿於上輩子的那點見識和經歷,可是從來就沒有像郭復興那樣往那麽深的方面想過。

“謝謝李教授的誇贊。”

李和反問道,“可是你為什麽不做地產,而是選擇了做廣告?”

郭復興窘迫的道,“李教授,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

“呵呵……”李和也覺得問的有點傻,接過李愛軍的煙,點著後悠悠的道,“會做地產策劃嗎?”

“食品策劃、汽車策劃,地產策劃我都能做。”郭復興感覺到機會來了,“愛軍大哥的鞋廠,還有一家台灣食品公司我都策劃的很成功。”

李和彈彈煙灰,擺擺手道,“不是讓你替我賺錢,而是讓你替我虧錢。”

他怕平松對自己不夠狠,幹脆不如找個外人來。

“虧錢?”郭復興充滿不解。

李和摸摸肚子,午飯時間到了,不願意多說,只是沖著站的遠遠的張兵道,“帶他去見平松,就說我的意思,給他一些我們的項目資料。”

張兵點點頭,對著郭復興道,“小夥子,跟我走。”

“謝謝,李教授。”郭復興盡管是一肚子疑惑,但是還是忍著了,小不忍則亂大謀。

郭復興走後,李和對李愛軍道,“這小夥子不錯,是個好苗子。”

李愛軍道,“還行吧。”

李和突然問道,“聽說你在搞什麽軍事化管理?”

“我也是上次看書上說的,世界上最好的管理組織是軍隊,一想也對,那一套我懂,幹脆就這麽做了。”

“有點嚴格的過分了。”李和搖搖頭,有點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