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6章 工時(第2/2頁)

李和笑著道,“明白什麽?”

“我們前階段剛剛定制了一套濕簾風機系統,擁有強大的換氣能力,能迅速將工廠內的汙濁空氣排出室內,同時能導入新鮮空氣,不僅提高了工廠內的空氣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工廠的含氧量。”宋經理終究不傻,李和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對工廠的環境不滿意。

“先出去再說吧。”李和笑笑,終究從車間出來。

出了大門,他才感覺到活過來,重重的喘了一口氣。

宋經理抹了抹頭上的汗珠子,不需要李和仔細詢問,就急忙道,“李先生,這個你放心,紡織廠降溫排風設備和散熱裝置我們一定會盡快全部安裝到位。”

出於成本的考慮,廠子裏向來是能省就省,要不是今天被逼的沒辦法,他是不會這樣做的。

李和笑著道,“給個具體時間。”

宋經理對這個畢竟不懂,趕忙朝旁邊的一個矮胖的中年人使眼色。

矮胖的中年人趕忙回復道,“李先生,年底之前一定調式完畢。”

李和道,“那年底之前我會來,不管是住宿條件還是廠區環境,我要見到改變,如果還是這個樣子,你們都可以收拾包袱走人了。”

“一定,一定。”廠子裏的領導七嘴八舌的附和保證。

李和想了想又繼續問道,“270塊是基本工資還是算上加班工資?”

這次不需要宋經理使眼色,一個中年人立馬上前回道,“我們是嚴格執行國家政策規定的,全年52個星期天,7個節假日,法定節假日為59天。實現的是計件工資制下加班工資,多幹多得,所以每個月大部分工人都能拿200以上的工資。”

“這個工時制還行。”對於這個,李和沒有計較,因為這個休息制度跟銀行是一樣的,沒得挑剔。而且員工為了多掙錢,拼命加班,也沒法去攔著。

國內的工作制,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單位都有不同的辦法,最準確的提法應該叫工時制。

建國以後,普遍采用的八小時工作制。

五十年代後,對於采礦、油田等特殊工業實行了周四十小時或者三十六小時工作制,並在化工行業中實行年休假制或者周兩天休假制。

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末期,國家分別在化工和紡織行業實行“四班三運轉”制度,周工時從四十八小時減為四十二小時。

總體而言一直是周四十八小時工作制,即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八小時。

具體到每家單位又不一樣,有的實行雙休制,有的實行五天工作制,有的實行六小時工作制。

雙休制的意義跟後來的差別很大,即工人工作兩個早班倒兩個中班,再倒兩個夜班後休息兩天。

五天工作制即工人每周工作五天再休息兩天。

六小時工作制即每日四班制工人每周工作六個班輪休一天。

他這句話說完,轉頭就走,只把背影留給了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