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0章 直搗黃龍(第2/3頁)

郭冬雲道,“我再透漏個消息給你,蘇聯在到處借錢。武器、軍備又成了新生意,據說核武器流出去了,在國際上引起了恐慌。另外,蘇聯打算向西方出售新的空間用動力堆和及其和平號空間站,正在到處找買家。還有聽說蘇聯航天領域正在商業化,這就叫門戶大開是吧。”

“真是窮瘋了啊!西方肯定沒借,口惠而不實,只剩下忽悠了。”

這蘇聯窮的是什麽都要賣了,前階段就連地球偵察衛星拍攝的世界各地的像片都已公開出售。這些衛片對於繪制地圖、探礦、記錄海岸線的流蝕,調查植物生長和土地利用情況均極有價值,因此受到許多國家研究機構的歡迎。

“可是空間站技術,許多國家已經非常有意向。”

李和肯定的道,“空間站七八億美金打底,美國人不會做這個冤大頭的。”

買不如搶,搶不如偷,偷不如騙,騙不如借,借不如借了不還,這是現在所有人的邏輯和共識。

憑本事借的,為什麽要還?

同理可證“憑自己本事殺的人憑什麽要償命”也確實沒問題。

“要還錢”、“要償命”的規則是建立在良好社會次序的前提下的,可是目前的蘇聯已經亂成一鍋粥,哪裏還有規則可言!

所有人都企盼著蘇聯能宣布一些重大的措施,當然戈地圖從來不讓人失望,先後提出了四個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文件。可惜這一年政治過熱,爭權奪利的鬥爭白熱化,政治、經濟和民族危機交織在一起,在此情況下,沒有人也沒有精力顧及經濟改革。

包括葉利欽首次訪問美國。

他在紐約一所大學的演說中宣稱:“俄羅斯已經做出了自己最終的選擇。俄羅斯不會走社會主義道路、不會走共產主義道路,它將走美利堅合眾國及其他西方文明國家走過的那條文明之路。”

癡心妄想的戈地圖,雄心萬丈的葉利欽,無妄之災的吃瓜群眾,痛苦的蘇聯士兵,這就是蘇聯最後一年最生動的寫照。

蘇聯在崩潰的道路上策馬狂奔,簡直是花樣作死。

宣布獨立的不止立陶宛、格魯吉亞這些獨聯體國家,還包括俄羅斯聯邦的一些自治共和國和自治州,像車臣、韃靼、卡累利阿、雅庫特、科米、圖瓦之類有野心的政治家們都要求另起爐灶,也不願意跟俄羅斯一起玩耍了。總之就是不想當總統的政治家不是好的恐怖分子。

郭冬雲道,“所有才會給你這麽多機會,首富先生。”

在她那鮮艷的紅唇一角可以隱約見到一絲微笑。

李和苦笑,“首富?馬上就要變成首負了,負債的負。”

“還有什麽能難得住你?”郭冬雲自然認為這是李和謙虛。

李和認真的道,“你覺得我這草台班子能走多遠?”

郭冬雲冷靜的道,“我很高興你能認識到你的不足,想做一個財團並不容易,我的建議是在執行力下滑時要引入職業經理人,任何時候,每個成長的公司都會用到職業經理人。外界很難想象通用、洛克菲勒、沃爾瑪這樣企業中不同層級職業經理團隊是多麽的龐大。而且他們都有自己創新的空間。這個空間就是執行方法,執行方法高效率了自然專業就上來了,專業上有成績了就想著擴張,嘗試著做行業第一,自然就水平高了。好的體系可以促進內部創新,而壞的會扼殺創新。”

看著她侃侃而談,甜美聲音讓李和倍感享受,李和突然靈機一動,“有沒有更遠大一點的理想?”

“我在四十歲前有可能成為高盛合夥人,還要怎麽樣的遠大理想?不給公司做倒閉我是不會走的。”她好像看懂了李和的心思。

李和不屑,繼續努力道,“咱做人能不能有一點更高的追求了?你就沒想過親手執掌一家市值過千億的企業。”

他實在想不出比郭冬雲更合適的了,要經歷有經歷,要學歷有學歷,要能力有能力,而且社會資源又不差,簡直是妥妥的職業經理人的合格人選。

“你的理想又是什麽?”

“不用幹活光睡覺!”李和脫口而出。

郭冬雲愣了愣,想不到李和會說出這麽沒原則,沒追求,沒理想的話。但是又聯想到李和的實際表現,他好像還真是這種人。

她頗為無奈的問,“那你準備付出多大的代價?”

她沒有直接拒絕,不管李和是真心還是假意,她都準備問一問。

李和斟酌道,“你是同意了?”

“待遇條件我不在乎,你知道我不差這些,我只想知道你可以讓我行使多大的權利,扯手扯腳的,跟我在高盛有什麽區別呢,也只是提線木偶罷了,如果你只是需要提線木偶,自然是有許多合格的人供你挑選。而且你也知道,我要是不能放手做企業規範,人事管理體系,內部管理體系根本沒法健全,我有天大本事也沒法解決一些trouble。我也不一定適合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