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3章 合作(第2/2頁)

“今天恒指的表現出乎所有人意料,李先生還是繼續篤定美股也會這樣?”

李和道,“你要是不篤定,你就不會來找我了。”

“就在昨天美國財長宣布美元或主動貶值,加上上市公司並購稅收優惠取消、海灣戰爭升級的傳言等壞消息的沖擊,疊加3-9月份聯邦基金利率上調的影響,美股開始調整,10月14日-10月16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接連下跌,累計下跌10.1%。今天香港、歐洲等地股市接連暴跌,所以這樣的惡性循環,美股沒有理由不跌。李先生,我們高盛想跟你合作一把。”張冬雲一下子就切進了主題,沒有什麽廢話。

“怎麽合作?你也知道,我的布局已經完成。”

“李先生,我們出錢,你出預判方案。之前不管你是做黃金還是日指,你的判斷都是非常準確。包括這次,我們也沒有理由不相信你的判斷。我們願意出20億美金,由你來操作。”

“現在布局太遲了吧?”

張冬雲笑著道,“我們擁有最好的操盤手,也擁有最好的微機設備和高頻交易員。這個你不需要擔心。”

時間就是金錢,是華爾街長久不變的真理。

高頻交易正是從那些人們無法利用的極為短暫的市場變化中尋求獲利的計算機化交易。例如一個人投資者要買某一只股票的時候輸入了一個買入指令,這個指令傳達到美國某股票交易所。幾乎同一時間,高頻交易員就能獲取這一指令,並搶在個人投資者之前買入這只股票。幾毫秒之後,高頻交易員再將這一股票加價賣給個人投資者,從而賺取價差。

當然此時不一定有這麽高級,頂多就是利用彭博社的實時市場數據電腦系統快人一步,交易指令比別人快個幾秒鐘,不過就是這幾秒鐘產生的差別就大了。

“這個不算優勢。”李和記得美國股市開盤後,因為交易量巨大,直接導致了交易所的電腦程式宕機,大量交易指令無法成交,所以高盛的設備優勢並不一定能發揮的出來。當然並不是說不能入場,在1987年金融危機中一戰成名,大賺特賺的保羅·多鐸·瓊就是在10月19日股市臨收盤之前回補的,還是看時機。

張冬雲旁邊一個胖子道,“李先生,如果這都不算優勢,那什麽才算優勢?”

“我有什麽好處?”李和沒有回答問題,他不想在這個話題裏糾纏,“時間不等人,美股要開市了。”

張冬雲道,“李先生,快人快語,我們可以分你一成。並且免除你在我們這裏的交易費用。”

“三成,並且免除我所有的交易費用。我要的不多。”

張冬雲變了變臉色,“李先生,你就能保證我們一定成功?萬一這裏面有虧損呢?”

“是你們要求我合作的。”李和還是想把腦子裏的東西賣個好價錢。

旁邊的一個人出去打了電話回來後沖張冬雲耳語了幾句。

張冬雲笑著道,“李先生最高只有兩成,多了我沒法向董事會交代。”

“行。”李和同意了,有總比沒有好。

簽完一個協議以後,李和寫了個紙條,“按照這個操作來。”

張冬雲接過一看,紙條上密密麻麻的寫了不少東西,甚至還有準確的時間節點,不過還是對著一些問題,發出來疑問,“開盤一小時內,放完所有空單?”

“是,晚了可就沒接盤俠了。”李和笑著解釋道,“周五持有空單的空頭們賺發了。所以我預計道指開盤後,很長時間會沒有買盤,沒有成交。不要著急,這時候憑著你們設備的優勢,慢慢等待總會有成交。”

“開盤前和收盤後放空SP500指數期貨?”

“對,資金如果反應迅速,進場期限套利,然後持倉到結算日,短時間內可獲得暴利,這是天賜良機。”

高盛的人來的也快,走的也快。

黃炳新在李和的屋裏來回踱步,沈道如一根煙接著一根煙的抽,看的李和頭暈,沒好氣的道,“你們倆也過去吧。”

兩個人高高興興地走了。

李和開了窗戶,散了散屋裏的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