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參觀(第2/2頁)

聽了前面那麽長的鋪墊,吳盡歡終於聽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他摁滅了手中的煙頭,對還要繼續往下說的張立凱擺擺手,含笑道:“不好意思張書記,我打斷一下。”

張立凱說道:“吳先生有話請講。”

“張書記說,目前貴集團的總資產是兩百八十個億。”

“是的。”

“那麽,這是不是意味著,貴集團的售價,要在兩百八十個億以上?”永冠集團的人不約而同地看向張立凱。尤其是鄭佑安和何百川這兩位投資部的老狐狸,都在心裏做著快速的運算和評估,如果己方真要以兩百八十億的巨資收購北建重工,在拆分之後,還有沒有能為公司盈利的余地。

張立凱看看吳盡歡,再瞧瞧永冠的其他人,他眨眨眼睛,淡然一笑,說道:“吳董,關於價錢的問題,我不好多說什麽,畢竟是要競標的嘛,把價位定在多少,這是由你們買家決定的,價高者得。”說著話,他轉頭看向王元偉,問道:“老王,對我們集團感興趣的大企業還不少吧?”

王元偉和張立凱是老搭档了,一聽他的問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王元偉大點其頭,說道:“這段時間,前來集團考察的大企業的確是不少,就在兩天前,廣元集團的老總還來過集團呢!”

張立凱對吳盡歡樂呵呵地說道:“廣元的老總對我們集團很感興趣,廣元也有意向重工制造業這方面發展,對於廣元來說,收購我們集團就是個進軍重工制造業的最佳契機。”

聽著他二人一唱一和,吳盡歡嘴角揚起,笑了,緩聲說道:“廣元對貴集團感興趣,那是廣元的事,與我們永冠無關。”

“當然、當然。”王元偉和張立凱連連點點頭。他倆都知道分寸,裝腔作勢也得適可而止,只有存在多個買家,他們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如果把買家都氣跑了,最後只剩下一個,人家想出多少錢就出多少錢,那他們的損失可就太大了。

吳盡歡說道:“我需要一份貴集團的詳細資料,包括最近三年的財務報表。”

王元偉和張立凱對視一眼,前者點頭說道:“可以,等會我讓人準備一份。”

吳盡歡又道:“另外,我還打算去貴集團在T市的工廠參觀一下。”

“這沒問題,吳董隨時都可以到廠子裏參觀。”

吳盡歡看看手表,站起身形,說道:“不如就現在吧。”

他要去廠子裏參觀,倒不一定非要看工廠的具體規模有多大,主要是看下員工的狀態如何,通過員工的精神面貌,也基本可以判斷出來這家工廠的活力有多大。

王元偉和張立凱也跟著起身,後者看眼手表,笑道:“吳董,這馬上就要到中午了,我們還是先吃頓飯,然後再去工廠吧。”

吳盡歡轉頭看向鄭佑安、何百川等人,問道:“你們餓嗎?”

眾人不約而同地搖搖頭,表示自己不餓。吳盡歡笑道:“我們早飯吃得比較晚,現在還不餓,先去工廠參觀吧。”

吳盡歡都這麽說了,王元偉和張立凱也無法再強求,兩人親自陪同吳盡歡,一同去了北建重工集團在T市新區的造船廠。

這家造船廠是北建重工的第一造船基地,規模不小,占地面積很大,起碼要在數萬平米往上。

在船廠的周邊還有大片的住宅區,居民很多,附近的小商小販也多,亂糟糟的一大片。

見此情景,吳盡歡的第一感覺就是船廠的生意極差。

無盡公司就是靠著船廠起家的,對於船廠的情況,吳盡歡能不了解嗎?

造船廠的噪音大,灰塵多,噪音汙染加上灰塵汙染,可謂是雙重汙染,造船廠的周邊根本不適合建造居民樓,造了也很難賣得出去。

可這裏的情況恰恰相反,看附近的居民樓,大多都安裝著空調,開著窗戶,晾著衣服,說明都是有住人的,這也恰恰反映了造船廠恐怕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沒開工了,即便有開過工,也只是些小工程、小建造。

車隊開進工廠,進入廠區內,裏面的情況的確和吳盡歡估計的差不多,員工的數量是不少,大多數人也都在忙碌個不停,但他們可不是在造船,而是在檢修和清潔設備。

陪同的王元偉還特意向吳盡歡解釋道:“眼下是造船業的淡季……”

他才起了個話頭便說不下去了,他這話,唬唬外行人還行,可吳盡歡不是外行,聖庭就是人家的產業。

吳盡歡心有所感地說道:“造船業其實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在幾年前,韓國的造船業還是世界第一,而現在呢?已經萎縮的不成樣子。”

其實全世界的造船業都在萎縮,只有中國的造船業在逆流而上,持續增長,在如此好的大環境之下,北建重工坐擁著如此規模的大型造船廠,卻還落得這般淒涼的景象,吳盡歡也沒什麽好說的了,總之就四個字:不思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