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除了浙大,還有復旦(第2/3頁)

大多數要講的話,在入學典禮當中已經說了,他實在不願意再重復一遍。

如今,他的原則就是少說多做。還有一點便是他實在不願意再放雞湯了。

何況兩年以來,大多數的時候他也只是掛一個名,來上課的時間是少之又少。再這麽堂而皇之地站在台上,對著那些優秀的學子言傳身教,他實在有點不好意思。

在浙大上課的時候,那種如同聽天書的感覺,讓柳雲時常自問,他比起那些優秀的同窗有什麽優勢嗎?自己更有錢,更有商業的頭腦?他明白這一切都源於一點,他腦子裏的先知信息,他是一個有著上帝視角的開掛者。

柳雲的腦子裏時而會作出一個假設,如果身邊的某一個同學,也和自己一樣帶著十余年的先知信息回到了過去,他們可能會做得比自己更好。

每每想到此點,柳雲的腦子便馬上冷靜了下來,告訴自己絕不能因為自己的那點成就而迷失方向。

路還很漫長,自己還有走上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柳雲婉拒了浙大校長邀請他在畢業典禮上演講的建議。

柳雲坐在台下,也意識到兩年的時間改變了許多,那時的悠悠只是業內剛剛崛起的一家新貴公司,而如今,他們已經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巨頭。

那時的柳雲,只是安心於悠悠成為一家存粹的互聯網公司,靠著幾款遊戲賺到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錢;而時至今日,隨著悠悠地高歌猛進,柳雲心中的野心,也不在不斷地在壯大。

在浙大的這段經歷,讓他對於悠悠有著了一個全新的規劃和展望。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他的目標不僅僅是占據APP端,更要在智能機市場搶占一席之地。

畢業典禮進行地很順利,柳雲也如願以償地拿到了浙大的畢業證書以及學位證書。望著這兩樣物件,他明白這意味著這一世的大學生涯正式告一段落了。

這兩年的時光,他在這座享譽中外的名校裏,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也算完成了他自小以來的夙願。

這一次,他雖然沒有上台演講,但在眾人的歡呼聲當中,很是大方的向母校捐款了3000萬,在原有的悠悠獎學金上,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名目,悠悠助學金。

這筆助學金,是幫助那些品學兼優,但家境貧寒的學子。他們只要通過了考核,便能獲得一筆無償的援助。

就像柳雲一直強調的那樣,才華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不過金錢卻是可以用來收買人心,讓那些優秀的人才為自己所用。

雖然說如今有著各種各樣的助學金,但也會有著許多條條框框的限制。

悠悠的條件算是比較寬的,只要符合要求,就會提供無償援助,很少會有約束條件。前提只有兩點:家境貧困和學習優秀。

柳雲在宣布完這件事情之後,便一直坐在台下。在畢業典禮結束,眾人散去之後,他安靜地走開,卻是去見了一個人,浙大的校長潘雲。

在校長辦公室,潘雲等到了這個讓他刮目相看,又有點看不透的年輕人。

他望著柳雲,輕輕扶了一下鏡框,笑道:“在你剛來浙大的那天,我還稱呼你為小柳,如今卻不得不稱呼你為柳總了。”

柳雲微微一愣,也明白了他的話外之音。兩年前的自己,雖然有了一點身份,但在這位名牌高校的校長眼裏,多半和九城的朱俊一樣,是一個年輕氣盛的暴發戶,豪賭了一把網遊,只是一夜暴富的典範而已。

或許因為自己太年輕了,還是一個在校生,對方才對自己多了點關注,並同意自己轉學的請求。

如今的悠悠,顯然已經成為一個龐然大物的企業,甚至有了在網絡上制定遊戲規則的能力。潘雲必須用全新的眼光和視角,來對待他。

柳雲頓了頓,回道:“校長,過贊了。幸運的是在過去幾年,我的幾個決定都還算穩妥,讓公司穩步發展,沒有走上歪路。”

潘雲笑道:“我覺得自己還是低估了你。兩年的時間,悠悠的成長速度完全超出我的意料。我有點好奇,再過兩年,悠悠會如何,是否已經將其他的互聯網公司遠遠甩在了身後。”

柳雲謙虛地說道:“可能性不大,這一行強者如雲,而我也是如履薄冰。”

潘雲閃動著目光,問道:“柳總有猜到我找你來的原因嗎?”

贊助費?柳雲已經捐了,何況這樣的百年名校,從來不會缺少教育經費,很多富豪的捐款只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悠悠和浙大,在未來可以展開全方位的合作。”

潘雲的眼眸閃過也一絲贊賞之色,說道:“李院長在前不久之前,打電話聯系過我,將你們之間的談話大致和我說了。小夥子,你所圖非小啊,好樣的。”

柳雲露出一副恍然之色,一個是華夏科學院院長,一個是浙大校長。這兩人之間,應該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