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意外收獲和意外之人(第2/3頁)

如今華為和台積電之間的聯系,還是非常少的,柳雲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悠悠捷足先登,搶占先機。

“張總,其實悠悠有考慮再未來幾年之內進軍手機產業,或許我們和貴公司之間會有許多合作。”

他悄悄地,也有些突然地扔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悠悠準備搞手機?”

“智能手機的時代必將到來,我為什麽要將自己置於這個大時代之外呢?”

張東成有些恍然地點了點頭,既然他做了如此的預測,就說明心裏對這智能機抱有想法,否則發那篇博客就是多此一舉了。

“我相信這對於貴公司也是一個好消息,畢竟到時候手機的需求量會不斷增加,而對於芯片的加工要求也會提升,你們會因此多很多訂單。”

柳雲也很聰明,只選擇透露部分信息。他只說要研發手機,在張東成看來,和那些華夏大陸的電腦公司一樣,掛一個牌子,裏面的核心硬件都是東拼西湊,四處購買的。

他並沒有透露,悠悠有研發自主手機芯片的打算。畢竟這是一個未知的結果,即使作為重生者的柳雲,心裏也有點沒底。

華為+華夏科學院,能夠研發出麒麟芯片;而悠悠+華為科學院呢,前路還是一片迷霧呢。萬一失敗了呢,簡直是自己打自己臉。

最壞的結果,就是自己從遊戲裏賺來的錢,都打了水漂。但悠悠的體量依舊放在那裏,依舊是華夏互聯網數一數二的大公司。

張東成點了點頭,笑呵呵地道:“柳總,我也期待著未來台積電和悠悠之間會有更多的合作。沒想到參加一個金曲獎的晚宴,竟然還有這種收貨。我回去後,就會將您的意向告訴張總。”

一旁的張建看著這兩人一見如故,聊得十分投機,甚至將自己冷落在了一旁,不過他絲毫沒有一點不悅。如果真因為自己的關系,讓悠悠和台積電達成了合作關系,自己的功勞也不小啊。

“老張,你們之間如果真的合作,那真的是如虎添翼啊。到時候,你們在業內的霸主地位就沒人可以威脅到了。”他適時的,見縫插針地說了一句。

張東成接話道:“我也希望如此。華夏的台灣自治特區不受《瓦森納協定》的約束,但華夏的大陸地區受到這個協定的約束。我想著有沒辦法繞過這個協議。”

劉建一頭霧水。

柳雲則微眯著眼睛,說道:“如果你們張總有在大陸地區建立分公司的想法,我可以嘗試著去爭取下。”

張建成的眼眸當中閃過亮光,回道:“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協議。”

柳雲笑道:“如果在大陸地區的這家子公司是你們全資控股的,是否有機會繞過那個協定?”

劉建成眉頭緊皺,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柳總,我只能說有機會。坦率地說,這個協定的得利者是美國佬,他們制定規則讓所有盟友執行,他們是敢怒不敢言而已。比如荷蘭的飛利浦公司,他們也希望將尖端產品出售給華夏。荷蘭人都是商業利益至上,有錢不賺不是他們的性格,只是迫於美國佬的壓力而已。最終的結果是美國完成了他們對於華夏技術封鎖的目標,但很多盟友損失了經濟利益。”

柳雲聽後,望著身邊的張建略有所思地點點頭,笑道:“這點想必張經理也深有感觸,遊戲行業也是如此。”

劉建聽後,馬上就明白了柳雲的話中之意。台灣地區,美國的遊戲公司能夠在這裏成立子公司,也是他們制定的遊戲規則之一。本土的遊戲產業所產生的營收,大頭都被對方拿走了。

柳雲思索了一會,他記得在前世台積電在大陸成立子公司,是在2016年的時候。當時,他們將子公司建立在了蘇省的金陵市。他想把這個時間點大幅提前!

他的心裏突然有這樣一個想法,至於地點,是前世的金陵,還是滬市,或者杭城以及其他的沿海城市,暫時還沒有頭緒。

不過如此一來,雙方的交流會方便許多,而悠悠的訂單也會被放在優先位置,有問題也可以隨時糾正。

不過這些想法只在他的心裏一閃而過,便回道:“首先,貴公司的張總要有這個意向,而我這邊也可以去嘗試爭取一下,地點的話,盡量會選擇在沿海發達城市,有助於招聘人才。至於最終能否繞過這個協定,那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如今再怎麽謀劃,都是紙上談兵而已。”

張東成聽後,也是十分贊同地說道:“是的,能否繞過《瓦森納協定》,如今談這個還是為時尚早,還是得一步一步來。我會把柳總的意思轉達給張總。”

隨即他似乎想到了一件事,對著柳雲問道:“不知柳總有聽過說自治特區裏有一家在搞智能手機的公司,叫做HTC。”

如今的HTC還是名不見經傳,在華夏大陸地區,知道的人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