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務實的決定(第2/3頁)

“……政策的風險非常大,原本大好的形勢,可能會因為一項反傾銷調查,從而徹底逆轉。”

“但看看另一個方面呢?”馮一平站了起來,“外資在國內,依然會享受著比內資公司更多的優惠,我們的消費者,天然更推崇那些外資公司,尤其是知名外資公司的產品和服務。”

“我們想去他們家門口,面臨著很多障礙,有時候,甚至根本就抵達不了,但他們卻可以完全不受限制的在我們的家門口和我們競爭。”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頂不住,那麽以後翻身的機會,可能就不大。”

這一點,老馬有切身的體會,當初如果沒把eBay給擊敗,那麽在電商領域,他大概率永遠不會有出頭的機會。

“所以,在國內市場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實際上是底線。”

潘時敏很想說一句,“老板,你這底線好高啊!”

但想想那是馮一平,而嘉盛,又是國內民企的領頭羊,如果連他們都沒有這樣的志氣,那確實也有些說不過去。

“因此我也希望,集團的所有高層,都能接受和WTO有關的培訓,我們得承認,在對相關規則的利用上,我們和歐美公司,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金翎插了一句,“在這方面,國內不管是公司還是相關監管機構,和國外相比,都可以說是相差懸虛。”

“國外對我們國家發起的相關訴訟,多不勝數,但反觀國內的公司呢?不過在今年才實現了零的突破,而且,也只是突破了零而已,就是,只發起了一起訴訟。”

“從目前的實踐來看,遇到這樣的問題,主管部門,還不太指望得上,所以,我們確實應該做好相關的準備,以防萬一遇上這樣的事。”

她向馮一平點了一下頭,示意自己說完了。

馮一平點了點頭,“這就引發了我對另一個相關問題的思考,那就是,隨著我們的不斷發展,我越來越清晰的感受到,我們所遭受到的政治阻撓,已經越來越多。”

“對我們來說,那些所謂的市場經濟國家,所謂的對市場的不幹涉,其實和他們所謂的民主和人權一樣,很多時候都只是說說而已。”

“尤其是會對我們國家的公司,各種挑剔,各種設限,當地的競爭對手,或者是有其他訴求的公司,也擅於用這一點來做文章。”

“最近,我們在美國就經歷過一次。”

“坦白說,真的,在國際市場上,國內的公司,確實更容易遭遇到更多的不公平待遇,因為我們都知道,經濟,很多時候跟政治分不開。”

“所以,想想和我們在貿易方面摩擦多的那些國家吧,在政治上,甚至在軍事上,他們都是美國的盟友。”

也正因如此,馮一平在美國成立的那些地道的美國公司,在全球擴張上面,尤其是在重點市場的擴張上面,根本就沒遇到任何阻力。

但想想,他如果是在國內創辦的Facebook或者是Youtube?那估計走出國門都難。

“而我們和美國的關系,大家也都知道……”

“……只發牢騷是沒用的,現實如此,我們只能適應。”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接下來,我們在美國的業務,將會更獨立。”馮一平的聲音有些沉重。

實際上,他已經決定了,接下來,美國那邊的業務,將不再和嘉盛有任何隸屬關系。

雖然從目前來說,美國那邊的業務,和嘉盛也只是名義上的隸屬,就是金翎是兩邊名義上的最高負責人,嘉盛在統計相關數據時,也會有包括那邊的,和不包括那邊的兩個版本。

但這怎麽都不算是一個會讓人高興的決定。

不過,這又可以說是最務實的決定。

“當然,這不會改變相關的合作和支持。”

“同樣是基於未來可能會面臨的政治阻撓,馬總,我覺得,電商原本撤掉所有國外的辦公室,從全世界收縮的決定,又到了可以重新審議的時候。”

“我在想,你是不是盡可能多的增加一些國際上的行程,加強和世界上更多國家政府之間的聯系?”

他這麽說,是因為相較實體經濟而言,電商的國際拓展,能更快一些。

也是因為,各國目前對這方面的限制,相對也較少。

“沒問題,”老馬馬上點頭,“我會協調好時間。”

“我也覺得,有必要加強我們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投資。”

“我想,目前至少在亞洲,我們還是有不少機會。”

聽他不是決定馬上和eBay和亞馬遜,在歐美全面競爭,馮一平還是比較欣慰。

從目前的現實來看,把戰線集中在亞洲,也是一個務實的決定。

“相關的資金問題,不是問題。”他看了眼一直安靜的坐著的李睿遠,到明年,他手上的很多單子,將會帶來巨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