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選擇(第2/2頁)

大家有些不懂,這是怎麽個說法?

馮一平笑了下,輕聲說道,“制作飛機稿的技術。”

“呵呵。”有些人在笑,有些人在搖頭,好多人是邊笑邊搖頭。

他們顯然都對這個問題不陌生。

飛機稿,是業內的行話,顧名思義,就是不出街的廣告創意。

什麽是不出街?這是相對於“出街”而言的。

出街稿,指的是得到廣告主認可,進而得以實施,花錢投放到媒體、電視上的稿件、創意。

飛機稿就相反,沒得到認可,更不會被實施。

簡單說,就是假廣告。

現在的戛納廣告節,很多參賽的作品,就是為了參賽拿獎,而“特制”的廣告創意,也就是飛機稿。

曾幾何時,廣告人的夢想很簡單:在戛納擒下一尊獅子,或在倫敦拿到一支鉛筆(黃鉛筆獎的獎杯,英國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下的一個全球性年度創意比賽)。

得到這兩個獎中的一個,不僅是對你創意哲學的肯定,更是你出任創意總監(ECD),贏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的捷徑,這因此也是廣告行業公認的兩條成功之路。

問題是,出街廣告,往往會“死”的很慘,於是以拿獅子為指引,不少廣告公司創意人開始陷入瘋狂地“造飛機”事業中。

無論是假慈善,還是偽發明,只要能吸引眼球,拿到夢寐以求的獅子,道德和職業操守紛紛被拋在九霄雲後。

不少公司還專門設置了飛機稿生產車間,目的就是為了比誰“飛”的更專業,“飛”的更精彩。

在這樣的成功學的驅使下,曾經那個創意與靈感迸發的戛納廣告節,已經逐漸演變成了如今飛機稿橫行的功利大戰。

現在的戛納廣告節,可以說就是一個飛機場。

區別不過是,大家打飛機的手法各有不同而已。

“所以,大家想怎麽選?選一些假廣告制作得得心應手的廣告公司嗎?”馮一平說道。

桑德伯格看了看馮一平,見他沒有再說話的意思,做了一下總結。

“我們知道,電視廣告,確實有很多優勢,但如果可以,至少我才不想在看電影之前看什麽廣告。”

好些人心說,我們也一樣。

“我們期望他們能認識到這一點,問題是,從現在的情況看,他們何時能認識到這一點,真還不得而知。”

這一點,說得也很客觀,電視廣告行業,好像已經定型,而那些家夥,看起來完全沒有想改變的意思。

“互聯網,在未來十年,會不會成為又一個核心廣告中心?我們也不得而知。”

“我們能保證的是,即便我們所制作出來的廣告,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一定獨具特色,且符合我們用戶的喜好,而且在投遞方面,用的一定是不會讓他們覺得討厭的方式。”

大家又開始議論。

以前,確實是沒什麽選擇,因此只能無奈的選那些打飛機打得好的廣告公司。

但現在看來,好像多了個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