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章 羨慕(第2/3頁)

一個鮮明的對比是,馮一平,應該是對迪斯尼這邊所有的反應,早有預判,所以他才會讓康明斯說出那些話來。

艾格爾和馮一平兩相對比,頓時高下立判。

艾斯納此時是真的有些後悔,他後悔自己以前從來沒有把培養接班人這事列上自己的議事日程,現在來看,這顯然是一個敗筆。

如果早些年能正確的對待這件事,並把這件事上升到戰略的層面,他相信,自己就不會面臨現在的困境。

曾經有一次,艾斯納認真的考慮了接班人的問題。

那是11年前的1994年,那一年,執掌迪斯尼已經有十個年頭的艾斯納,得了一場重病,一度陷入生死未蔔的危險境地中。

那一年,光大手術,他就做了四次。

在那樣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接班人問題做了安排。

他安排的方式,那是相當之高大上,他借鑒了清朝皇帝的做法,把繼承人的名字封在信封裏,並且宣布那個信封,只能在手術不成功的情況下才能打開。

他最後挺過了94年的那道難關,所以沒人能知道他“遺詔”裏的接班人是誰。

可能也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讓他從此就反感提接班人這事。

初升的太陽照進辦公室裏,照在他身上。

雖然辦公室裏已經足夠溫暖,但這依然讓艾斯納感覺有些懶洋洋的,看到艾格爾的辦公室裏,進出的人不斷,感覺懶洋洋的艾斯納,感覺非常失望的艾斯納,突然就沒有了工作的興致。

這位遲暮的大佬,按了一個開關,把自己隱藏在遮陽簾後,像一個普通的已過花甲之年的老人一樣,半眯著眼睛,沐浴在暖陽裏。

此時的他,非常羨慕馮一平。

他知道,自己和馮一平最大的區別,就是馮一平執掌的,是他自己創辦的,也屬於他自己的,從任何角度來說,他都具有最大話語權和決策權的公司。

而自己,雖然在迪斯尼的這二十多年裏成績斐然,但說到底,依然不過是一個打工者,哪怕是皇帝,那也只是打工皇帝,股東高興的時候,他們會支持自己,股東不高興,不支持自己的時候,自己就只能黯然離去。

如果人生能夠重來,我一定會選擇當一個創業者,而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

艾斯納還非常羨慕馮一平的好眼光——他不相信真有運氣這回事。

之所以股東不高興,不支持自己,艾斯納承認,自己確實也有做得不好的方面。

進入90年代後,作為美式全球化代表的好萊塢電影,雖然進入了全球上映,全球變現,獲益越來越高的時代,但大制作,也已經成為一個顯著的特點。

也就是電影的制作和發行費用,越來越高,高到一旦單片失敗,公司就會面臨關門風險的地步。

自己雖然一再規避發生這樣的情況,但無奈的是,這樣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曾經誇下海口,表現一定會比《泰坦尼克號》還要驚艷的《珍珠港》,最後票房收入一塌糊塗。

在迪斯尼樂園的擴張上,自己同樣也犯下了致命的錯誤,巴黎迪斯尼樂園,因為沒有充分考慮到歐洲的消費習慣和觀念,導致到現在,那家樂園還虧損巨大。

沒有像馮一平那樣,意識到網絡對傳媒業的重要性……

如果自己能做到這些,哼,他們會逼迫自己提前退休?怕是會以現金加股票的形勢,來挽留自己多工作幾年吧。

而這些自己沒能做到的,馮一平都做到了。

真羨慕那個年輕人!

……

首爾明洞的街頭大排档。

從周圍傳來的那些笑聲和喧嘩聲裏,馮一平就知道,大家顯然都已經是漸入佳境了。

當然,歐文和他的人例外,他們此刻,依然是滴酒未沾。

馮一平現在覺得,自己以前因為韓劇裏韓國人喝的酒也叫燒酒,所以就想當然的認為他們喝的燒酒,和我們說的燒酒是一回事,所以覺得他們男女老少酒量都很大的事,真是幼稚得可笑。

韓國所謂的燒酒,不過都在20度左右,度數不過和我們的黃酒差不多而已,而且還不上頭,也就是他不太能喝得慣這個味道,不然,他也能輕輕松松的喝下一瓶去(一般為360ml)。

但作為一個女孩子,全智賢這一塊肉一杯酒的喝法,也太豪爽了些,這是想把自己灌醉,還是想把我灌醉?或者是想讓兩個人都醉?

他忍不住勸全智賢,“哎,就是能喝,也得悠著點吧。”

“放心,我不會像電影裏那樣,醉了就會發酒瘋。”全智賢又把一杯燒酒一飲而盡。

“難道我在你心目中,就那麽安全嗎?”馮一平小聲說了一句。

“什麽?”全智賢問的同時,已經聽明白了馮一平說的是什麽,不禁笑道,“你怎麽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原來你也會在意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