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原罪洶洶(第2/3頁)

和馮一平的觀點相反,原本很多學者們料想,非典可能將2003年的經濟打入冰點,但僅僅過了一個季度,經濟增速就恢復了,到現在,第四季度雖然還沒結束,但怎麽看,本季度的增速肯定會接近10%。

這可大大出乎很多人的想象。

於是,一些人迅速從一個擔憂過渡到另一個擔憂,經濟過熱了嗎?這個詞匯久違了——上一次經濟學家們預警經濟過熱,還是亞洲金融危機之前的幾年。

爭論從下半年就開始了,各個部委態度不大一樣,地方政府更是心思各異。

東部地區的官員說,不是中央要我們發展得更快一些嗎,怎麽就過熱了?西部地區的官員也覺得委屈,本來發展就慢,不快一點怎麽追得上東部呢?

隨著天氣轉冷,電荒已經明朗化,煤電油運,這根弦繃得越來越緊了。

民間有很多人發聲,國家的電力建設,這些年一直沒有因應經濟增長的步伐,嚴重滯後。

但有些單位不這麽看,發改委的官員警告:這是因為我們發展經濟對能源的消耗現在已經到達一個“臨界點”。

從半年前開始,他就不斷警告要遏制投資過快增長,然而現在,投資好像一匹脫韁的快馬,根本就拽不住。

這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的,雖然發生了非典,但是這一年在經濟界,其它的大事也在發生。

就在這一年,一批民營企業家開始大規模進軍鋼鐵、有色、電力、煤炭等能源重化工汽車領域,他們中間有劉永行的鋁業、張志祥的鋼鐵、王傳福的汽車等,很多人相信,民企的重型化的努力遇上地方政府大幹快上的沖動,由此催熱了中國經濟。

也有很多人憂心,在國企大改制的大背景下,民營企業大舉進入這些原本由國企把控的領域,而且很多是通過對一些國企的購並進行,存在侵吞國有資產的嫌疑。

不僅是收購國企,在馮一平以近五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硬幣之星的同時,國內其他的企業也沒閑著。

著名的家電企業TCL,在11月4日,和法國湯姆遜公司正式簽訂協議,重組雙方的彩電和DVD業務,組建全球最大的彩電供應商——TCL湯姆遜電子公司,即TTE公司。

在這個合資公司中,TCL與法國湯姆遜共同出資4.7億歐元,其中湯姆遜出資1.551億歐元持有33%的股份,TCL出資3.149億歐元占67%的股份,這是我國企業第一次兼並世界500強企業。

而另一則消息也已經傳揚開來,國內知名民企聯想,正在洽購世界知名的IBM電腦業務,如果成功,那金額至少在10億美元以上,那將是創紀錄的。

這應該說是讓很多人感到驕傲的事情,但是,同樣的事,也可以做另外的解讀,老百姓還有一個印象,那就是,“民企,真是的豪富起來了!”

他們怎麽就有那麽多錢呢?——當然,這並不是針對馮一平。

恰好,今年有那麽多的“首富”各種出問題,前不久上海的周正毅又出事,而且涉案金額出乎廣大老百姓的想象,於是,一批以海外歸國經濟學專家們,在經濟學界泛起一股頗為時髦的“民企原罪論”。

本來他們說說也沒什麽,一些耍筆杆子的嘛,哪怕是經濟學家呢,又不是發表專門的專著,他們有時候的言論,就跟一些奉行“標題黨”的記者沒區別。

他們喜歡鬧騰,那就讓他們鬧騰,沒人捧場,沒人參與,他們很快就會自己消停下來。

但是,此時的國內,確實已經很有一批“先富起來的人”,恰恰他們在富裕的過程中,真的有很多不規範的地方,他們就見不得這樣的言論。

而且,眾所周知,最早下海的那一批人裏,可是有不少公職人員,他們裏面有一些本來就從事理論研究的,理論水平本來就不低,當發現這個被一些從國外回來,喝了洋墨水,了解了一些基督教,並且從基督教教義裏借用一個名詞而成的所謂“民營企業原罪。”忍不住一時技癢。

這時的他們,雖然不像馮一平有自己的雜志,但是,也有很多渠道發表自己的看法。

那些理論水平不高的,雖然不能親自上陣,那也沒關系,只要肯花錢,專家有的是。

於是,一來二去的,報紙上就出現了兩派,一派說,民企有原罪,另一派說,這個舶來的詞,本來就是個偽命題。

兩方爭來吵去,原本當吃瓜群眾的群眾,也一下子關注起這個問題來,群眾一關注,其它的媒體自然會紛紛跟進。

結果,大面紛紛傾向於有原罪的那邊。

簡單,仇富這事,很容易煽動。

然後,一些自以為理論水平很高的企業家一看,覺得這可不行,再這樣發展下去,保不齊自己辛辛苦苦掙下的家產,哪一天就不保了。

於是,他們自認為聰明的想到了一個點子,黨代會召開在即,那我們就推動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