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僥幸,不僥幸(第2/3頁)

“初中的時候就你看大學的專業課本?”主持人問。

“是,因為對這方面很感興趣。”

“那後來呢,看不懂就沒看了嗎?”

“借書給我的那位,現在是我們集團的一位高管,順道把他的筆記也給了我,我自己買了一些工具書,有弄不懂的還寫信向他請教,在初二的時候,那兩本書也算啃完了,當然,也是不求甚懂。”

“這還不是天才嗎?初中的時候你就能想這麽遠,還這麽下苦功,讓我們為一平的努力鼓掌。”

“果然誰的成功都沒有僥幸,你的啟動資金,也和這方面有關?”

這也算是給馮一平一個機會,讓他親口說出自己第一桶金的來源,從而洗脫不少人議論紛紛的“原罪”嫌疑。

“是的,高中的時候,我有一筆爸媽不知道的外快,然後偷偷的把自學的一些東西在金融市場裏實踐了一下,也是拜當年的大環境所賜,很僥幸的積累了一些資金,那也就是我發展的啟動資金。”

“有錢了,事業也不錯,還能堅持讀高中,確實不容易。”主持人又誇他。

“通過學習賺到了錢,所以對學習更有興趣。”馮一平直白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自學都能賺這麽多錢,如果老師帶著學更多的專業知識,豈不是能賺更多的錢?你是這樣想的嗎?”

“真是這樣想的,”馮一平笑,“而且當時堅持讀高中,也有另外的一個考慮,我爸媽,他們很傳統,跟很多家長一樣,有望子成龍的想法,考上一個好大學,絕對是能讓他們臉上有光,心花怒放的事,就是只為這個目的,也值得我好好的讀高中。”

已經成家的觀眾都在鼓掌,唉,別人家的孩子,怎麽就這麽懂事。

“聽說你高中的時候,除了學習和創業,還做了另一件很重要的事,寫書。”

“對,寫了一本小說,還有把自己關於商業的一些思考,反復進行了梳理。”

主持人拿起兩本書,“這就是一平在緊張的高中寫書的成果,這本小說,現場和電視機前的很多觀眾應該很熟悉,在兩岸三地都有銷售,累計銷售近200萬冊。”

“這一本,那就不僅是在兩岸三地,全世界很多人都清楚,都熟悉,我也看過不止一次,這就是藍海戰略。”

“寫這兩本書的時候,預料到了後來的結果嗎?”

“真沒有,”馮一平搖頭,“寫小說,當時純粹是為了錢,因為僥幸的在初中就發表了一些作品,有一定的反響,拿到的稿費,可以說是極大的改善了家裏和我自己的生活,所以後來需要錢的時候,習慣性的朝這方面想。”

“藍海戰略,當時其實還並沒有把它升華成理論,只是一直在琢磨,以當時自己孱弱的實力,如何能創業成功,後來也是在實踐中慢慢成型的。”

“聽說如果不是為了你自己的雜志,你都沒想著要把他出版?”

“其實在雜志上刊登過後,也沒想過要把它結集出版,當初之所以登在雜志上,說起來原因也很多,一個是自己瞎摸索出了一些東西,年輕人嘛,都喜歡顯擺一下,剛好自己有個平台,就放了上去。”

“其二呢,主要也是因為當時雜志剛創辦,約稿都難,所以想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唄,順道節約點成本。”馮一平笑。

“沒想到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你的前沿雜志。”

“僥幸,真是僥幸,”馮一平說,“那會哪能想得到後來有那麽高的反響?”

想不到才怪呢!當時,那些都是一環扣一環的安排。

“所以,聽說後來哈佛商學院出版社主動找上你的時候,你還不樂意?”

“當時是有些不樂意,我一看原來自己瞎琢磨的這套東西,好像還挺受歡迎,能帶動雜志的銷售,自然不願意馬上把它全部出版,那樣買我雜志的人不是會少了嗎?”

“我得向大家解釋一下,哈商出版社是怎麽樣的一家出版社,”主持人指著書上的那一行字說,“這是全球最知名,最權威的商業圖書出版社,一年出版的商業圖書,不會超過50本,要求非常高,審稿非常嚴格,是全世界很多專家夢想的出版社。”

“而這50本裏面,重點推介的,又只有幾本,在此之前,還沒有中國學者的書籍被他看中,一平的這本書,可以說幫我們破了一個記錄,而且,還是他們的年度重點項目。”

“說實話,我瞎琢磨出來的這點東西,居然這麽受歡迎,我做夢都沒預料到,真的也是僥幸。”

“一平你就是這麽謙虛,現在取得的所有成就,你都說是僥幸,但是我們從你這些年的歷程來看,卻是一點都不僥幸,來,我們聽聽一平大學的良師,清華經管院的趙院長的說法。”

“我認為,一平能有現在成績,確實有僥幸的成分在,”趙院長拿著話筒說,“他僥幸生在一個這麽好的時代,這是他最大的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