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忘形(第2/3頁)

“一平在意大利都這麽知名?”吳倩說。

“我怎麽一點都不意外呢?”金翎說。

吳倩確實沒看到金翎意外,只是看到了她的高興。

……

謝冰教授最終還是接受了黃部長的邀請,來上他們電視台財經頻道的一個訪談欄目。

並不只有她一位嘉賓,還有一位鏡片很厚,兩腮寬大,嘴巴很尖的中年男嘉賓。

討論的話題,自然跟最近的那兩份榜單有關。

“兩位也知道,就在上個月,胡潤和福布斯,相繼推出了03年度國內的富豪榜。”女主持人笑著說。

“謝教授一定很清楚這件事,她的兩個觀點,不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嗎?”許姓男嘉賓說。

謝冰聽出了這其中的針對之意,不過完全不以為意,同行,有時候就是冤家嘛。

“從99年胡潤第一次推出這個榜單,我就一直在關注,”選擇穿著旗袍的謝教授說,“我個人的意見,單純推出財富榜,並不是太妥當,有可能會導致整個社會出現一些不好的傾向。”

這些天,她是一談就談這個問題。

“我明白謝教授您的意思,”主持人先沒讓她發揮,“我們今天先聊一聊胡潤,還有一個說法,不知道兩位有沒有聽過?”

“據說在很多國內富豪眼裏,英國小夥胡潤,似乎是個不祥之物,他的笑容背後,仿佛隱藏著巫師的咒語,因為他那富豪排行榜,簡直成了富豪們的奪命沼澤地。”

“在今年初,福布斯把他炒了魷魚之後,國內的不少人松了一口氣,沒想到他依然堅持自己幹,還是在上個月推出了自己的百富榜,有人說,他這是跟國內的富豪有多大仇啊,就這麽不依不饒的,兩位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這個笑話,確實挺可笑,富豪榜在我們國內,居然成了問題榜,奪命榜,通緝令,”謝教授說,“但是背後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有些富豪現在為什麽怕上這個榜單?上了這個榜單的富豪,為什麽有那麽多出問題?”

“如果他們的財富來源合理合法,為什麽會怕上這個榜?”

“好,謝教授的觀點我明白,你就是一以貫之的,那許教授你怎麽看?”

“我倒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一個問題,不要只盯著這些除了問題的富豪,畢竟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問題富豪還是少數,對吧,大部分都沒出問題,”許教授說,“另外,這樣的問題,也不是只有我國才有,歐美的富豪照樣會出問題。”

“你就別說富豪了,連安然、安達信那樣的公司都會出問題,何況是我們國內的這些壽命普遍不到20年的企業呢?”

“所以許教授您的觀點,就是這個現象其實很正常?”主持人問。

“對,本來就很正常,我覺得沒必要把這個問題擴大,就我們學術界,不管國內國外,不同樣存在學術造假的問題,是不是?但是,這又能說明什麽呢?正常嘛對不對。”

“就從概率學上來說,沒有這樣的問題,那才不正常。”

“許教授說得對,有問題正常,”謝教授點點頭,“我在美國,在歐洲都執教過,從我切身的一些經歷來看,我認為國內的富豪,和國外的富豪,差別還是比較大。”

“我們的一些富豪致富,並非來自資本積累或專利創造的收益,而是來自社會資本與網絡效益。”

“謝教授您這話是說,一些富豪的財富不是自己創造的。”女主持人問。

“謝教授的意思是說,一些富豪的財富,是靠分配得來的,而不是創造。”許教授很樂於助人的把謝教授的話明確了一下,這樣不嚴謹的話都說,未免太忘形了些。

看著許教授的神情,謝教授覺得不對,連忙往回找補,“這個在世界範圍內,其實也是一個普遍現象,比如,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那些寡頭,對吧,他們的財富,普遍是靠再分配。”

她決定這樣的話,以後還是要少說,這話就把政府和富豪都得罪了,“我要說的重點,是想讓我們大家在關注這些富豪成功的聚集了大量財富的同時,是不是相應的盡到了社會責任,比如稅收,比如慈善。”

“我認為,歐美的那些富豪,在這兩個問題上,普遍比國內做得好,比如比爾蓋茨,微軟每年交的稅,在美國也名列前茅,大家也都知道,他在世界各地捐款很多。”

“許教授你怎麽看謝教授的這兩個觀點。”主持人問。

“稅務方面的問題,我沒有相關的數據,不好置喙,關於慈善,我想提醒大家一點,國內和國外的富豪,在慈善方面有很大的區別,國外的富豪做慈善,都很高調,做了什麽,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國內的很多富豪則很低調,不喜歡聲張。”

“這背後,也存在一個文化的差異,我們要是四處嚷嚷幫助了什麽地方,或者幫助了什麽人,不少人會認為他在炫耀,或者是準備以此為資本撈好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