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求教(第2/2頁)

“你覺得具體應該怎麽做?”方廳長急切的問。

“民政廳也有對口幫扶的地區吧,不知道阿姨你個人有沒有定點幫扶的對象?”

“有,都有,廳裏對口幫扶西南角的關寧縣,那是省裏最貧困的州裏的一個縣,每年廳裏都有送物資去,你是說?”方廳長隱約明白了馮一平說的意思。

“對,如果能幫著把你定點扶貧的那個地區的經濟搞活,讓當地的人脫貧,這應該算實打實的政績吧。”

“可是,一平你不知道,我雖然沒去過那裏,但從報上來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來,那裏是真窮,在他們州,也算是墊底的一個縣,想改變那裏的面貌,不是件容易的事。”方廳長覺得馮一平這個主意有些想當然。

如果扶貧的事那麽好做,國家怎麽會強調這麽多年,出台了這麽多措施?

“我是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一,扶貧這件事,上面很重視,成績突出,容易讓上面關注;二,阿姨你有相關的經驗;三,是最窮的縣,其實也有好處,本來就已經到底了,想變得再窮也難,而且,原來人均收入500增長到1000,那就是收入翻番,其實出成績相對也容易。”

“當然,你說得對,一個縣的事,肯定很難,但是改變阿姨你定點幫扶的那個村子,應該不是難事,或者再大點,改變一個鄉的面貌,讓那些特困戶脫貧,努努力,應該能做到。”

“這個。”方廳長還是有些猶豫。

這會所謂的幫扶、結對,其實還是流於表面,當然,後來也好不到哪裏去。

只不過在每年特定的日子,去幾個人轉一圈,帶去一些物資和錢,其實,就相當於慰問的性質。

領導們份內的工作本來就多,誰還有那個閑心,去操心跟自己沒什麽關系的一個父母官轄下群眾的脫貧問題。

而且,必須說,也不是所有的地方官員都是惰政,不想幹事,屍位素餐,想出成績上進的官員,肯定還是多數,很多時候,也是受客觀原因的影響,幹不了事,幹不成事。

不管是關寧縣,還是她定點幫扶的那個村,都是各方面條件都非常落後的地方,有些致富無門的感覺。

方廳長自己也沒有什麽好主意,不太想去做那些無用功。

“阿姨,有我呢,如果當地確實沒有可以發展的項目,那也簡單,我在你負責的那個村,定點招工一次,不也就能解決脫貧的問題?讓他們的收入翻上一番,哪有什麽問題?”

不是馮一平牛氣,讓一個貧困縣的所有貧困戶脫貧,是個難題,但如果一個村、一個鄉的問題他要是還解決不了,那幹脆找塊豆腐撞死。

“哦對,有一平你呢。”方廳長恍然大悟。

讓馮一平去一個沒有值得投資的項目的地方去投資,那自然不現實,但是,讓他去那招聘一些人,那還不簡單?至少至少,那些人做保潔工作還是能勝任的吧。

“不過,一個村,一個鄉,”她還有些不是太滿意,太慢,而且影響力同樣不太夠,“這個不錯,你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其它的想法?也有一個,不過阿姨,那件事,可能會牽扯到很多方面,我覺得風險不小。”

馮一平明白,方廳長這是太想要政績,太想盡快出政績,但是,扶貧,那自然不可能是立竿見影的事,她可能等不及。

另一個倒是更容易引起關注,但是風險同樣也大,一個不好,容易把自己也搭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