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流派(4)(第2/3頁)

奧迪很快駛出了酒店範圍,拐上了去往沙區的沿江車道。

舒芫沒有主動說話,隔窗欣賞著江景。楊棠道:“這車誰的?不會也是你從京城空運來的吧?”

“當然不是……這車是我從少淵那兒挪借的,掛的是市府的牌子,而且擋風玻璃上有特別通行證,連軍分區都能進。”

楊棠一怔,道:“現在不是查挺嚴,不許公器私用嘛!”

舒芫道:“我沒公器私用啊……我是以元能院的名義來霧都考察的,這算是市府小車班撥給我的接待用車。”

這話沒毛病,楊棠覺得自己竟無言以對。

果不其然,奧迪開到霧大A區後,進門費啥的直接無視,大搖大擺地就駛進了校區。不過開車的兵王不識路,只好問道:“楊先生,現在怎麽走?”

“先直走,到下面的噴泉廣場……我打個電話。”說著,楊棠掏出手機撥給了段亦斌。

電話響半天才接通,原來段亦斌正打籃球,沒在家裏邊。

楊棠掛斷電話後,見車已經開到噴泉廣場,當即指揮道:“右拐別上坡,直走到湖邊。”

話落,旁邊的舒芫問道:“你剛跟誰打電話呀?你不說霧大這邊你家沒人嗎?”

“是我媽的契子,也是我高中同學,他在霧大讀書,所以就借住在我家,順便幫忙看房子。”楊棠解釋道,“至於我爸媽那些個親戚,都是狗眼看人低的貨,早十年就沒怎麽來往了,關系處得還不如鄰居,哼!”

“不能吧?”舒芫訝然道,“親戚再怎麽說也血濃於水啊!”

“那姓舒的五百年前還是一家呢!”楊棠說起父母的親戚就來氣,“我爸媽都是獨生子女,這你應該知道(舒芫私下調查過楊棠不足為奇)吧?所以他們那一輩的哥啊姐啥的,不是堂的就是表的,哪有什麽真正的親戚!”

也是,即便親兄弟都可能鬧矛盾,結婚後很大幾率分家過,更何況堂哥表姐這一類的。再加上只是偶爾逢年過節走動一下,本就不親密的關系於是更加疏遠,漸漸產生隔膜也就不奇怪了。

“可我們家親戚就算遠親也很團結友愛啊!”舒芫實話實說道,但她這話裏多少有幾分天真。

楊棠哂道:“一大家子親戚團結和睦的不是沒有,但是很少,反正我家沒做到,至於你家那種情況那又另當別論了。”

“怎麽就另當別論了?”舒芫有點不服。

“所謂另當別論就是,你家老爺子還健在,幾個叔伯都位居高位,要是沒這個基礎,你以為你家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遠親會想著方兒的表示親近之意麽?”

“想著方兒?”舒芫沒太聽懂楊棠的俚語。

“就是‘變著法子’討好。”楊棠解釋了一句。

“我家那些遠親哪有變著法子討好的,人家只不過問好而已!”舒芫道。

“是嗎?那我問你,你家的遠親肯定與你們本家是分開過的,那他們有沒有不是節假曰卻登門造訪的?”

楊棠這問話一出,舒芫頓時啞口無言,同時也明白到他這麽問話的深意。

要知道,按照前朝流傳下來的習俗,親兄弟之間一旦分家過了,這就算兩家人了,雖然還是親戚,但不到生死存亡之際大家基本都是逢年過節才走動一下,其余時候過得好過得孬各憑本事。

舉個基本上大家都曉得的例子,劉備,據說是中上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如果這個說法是真實的,那他“劉皇叔”的稱呼就沒錯,但他當時還沒混出名堂時吃喝用度是什麽樣子,他的親戚皇帝又是什麽樣子?這個是很明顯的。

因此,遠親不是年節而造訪,這就顯得很唐突了;哪怕逢年過節,不夠親近的話,主動登門也多半別有用心。

“看來你家不是年節卻上門的親戚還不少啊!”楊棠感慨了一句。

舒芫冷哼道:“是不少……不過我爺爺跟我叔伯們從不出面接待,最多是我姑奶奶的生活秘書招呼一下。”

“還生活秘書出面,太給面子了吧?”楊棠吐槽的同時,還不忘留意車外環境,“沿湖右邊的路開過去,過了湖之後,大路一直開到底。”

終於,到了楊棠家小區外,他家坐落在土坡上,周圍的路是不足車寬的小道,外面的四輪車輛一般很難開進去。

於是舒芫陪著楊棠拾級而上,不多時便來到了楊家的老式小樓前。

舒芫觀察了一下楊家周圍的環境,贊道:“你家住這麽一幢小樓,可以呀!”

“不是一家……這小樓住了兩家人,不過我們家鄰居在我高三那會兒就舉家出國了,到現在沒見影兒!”楊棠隨口介紹了一下情況。

“那也不錯啊,果然不愧為知識分子家庭。”舒芫又贊了一句,有點拍馬屁的嫌疑。畢竟周圍的獨棟小樓不少,也沒見舒大小姐贊美一二,顯然誇口是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