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賞花詩詞大賽(4)(第2/2頁)

不得不說,題目的三條要求除了最後一條有點難度之外,其余的只要是稍微有點詩詞素養的人在腦子裏湊一湊,都能湊出一首“尚可”的打油詩來。不過把詩詞體裁固定之後,就連楊棠看到後也需要在腦海裏多選幾秒鐘才能找到適合的七言或七律。

作為碩士學歷畢業的女主持人,青卿雖然也有些腹誹大屏幕上的題目,但她還是很忠實的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將題目一字一句地念完,然後看向八位選手,問道:“題目各位選手都清楚了嗎?”

見選手們一個不落地點了頭,青卿這才繼續道:“那麽好了,下面給第一組的選手五分鐘時間思考,計時開始。”

觀眾嘩然。

只給五分鐘想題。

這簡直就是刁難人!

畢竟詩詞不同於作文之類的,有些作文功底深厚的人可以隨便開個頭,然後寫著寫著就能把本來不是太好的開頭給圓回來,令一篇本來最多只能得“良好”評價的作文提升到即便不算“優秀”卻也“優良”的程度。但詩詞不同,由於格式和字數問題,這玩意要是頭沒開好,可就不是短短幾句詩詞或百十來字能夠圓範回來的。

直到這時候,剛才還在叫囂題目老套的觀眾們一個二個都不怎麽吭聲了。

相對的,幹脆利落地履行完自己職責的青卿在觀眾的掌聲上走到了舞台一邊,然後回身饒有興趣地看向了大屏幕,因為她知道,只要八位選手中有人動筆,大屏幕上就會將他所寫的內容展示出來。

一晃三分鐘過去,台上八位選手仍是眉頭緊蹙,搞得五位評委還有下面的嘉賓團多少有點不耐,幸好又過了十幾秒,總算第七號選手開始動筆蘸墨了。

沒錯,這詩詞大賽不僅考詩詞,還要順帶試一試各個選手的書法,畢竟這詩詞書法在古代可是不分家的,要是你會作詩題詞寫文但書法一團糟,那每每科舉前投行案時便會被那些官員看輕幾分,哪怕是當代高考,你作文的字體書寫工整些,閱卷老師也會多打幾分。

也許有人要說了,古代科考試卷上的字寫得好更受改題堂官們待見,事實上卻不然。因為科舉從隋唐而興,直到宋朝才有完備的制度,而宋朝科舉實興的是“謄封密錄”,就是考生先去有關部門登記自己的信息,從而獲得一個相應的號牌,考試的時候只需把牌號寫在試卷上就可交卷。

卷子收攏後,會先交給記書處謄抄一遍,基本上是數份卷子由同一書吏抄寫,然後才會把抄好的卷子移交給堂官評閱,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內外勾結作弊。當然,事情是由人在操作,所以難免有紕漏,但整個制度的設計還是不錯的,所以也就避免了以字閱卷的尷尬。

不過在最後點狀元的時候,由於天子會親閱,這個時候天子看到的就不是謄抄的卷子而是原版試卷,所以能不能被點狀元,字就比較重要了。

“似共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若教解語……”

這個時候,大屏幕上打出了完整的兩句詩,評委嘉賓還有現場觀眾看得一愣。

青卿作為主持人,自然沒忘了她的職責,連忙輕吟道:“……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

前四句詩出現的同一時間,評委席上就有人借著印有“騰龍”字樣的扇子說話了。

“這四句詩還不錯,就是不知是七律還是七言。”

不得不說的是,七言絕句的平仄和七律中某些平仄是雷同的。

“等等看吧,我發現那選手還在猶豫……”

“真的也,還是陳老您眼尖,不過若是七言絕句的話,這四句詩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至少我給不了高分!”察娢道。

話音剛落,那邊楚客卻道:“恰恰相反,這七號選手幾分鐘就寫了這麽四句古韻十足的牡丹詩出來,我看就該給他高分。”

本來同屬評委,這麽直接反駁不太好,但剩下三人聽到楚客想給七號選手高分的理由,盡皆一愣,暗忖:是啊,這七號娃子能短時間作出符合平仄的古詩來,的確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