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手下留情(第2/2頁)

沈奇親自擔當的物理項目申請973資助經費,到現在都沒有走完審批流程。

學術界的地位、口碑、影響力很重要,一位菲獎得主憑借他的大名,隨便寫寫立項報告也能很快拿到充足經費。

菲爾茲獎大佬、數學之神、連破三大數學猜想,這些名號和功績是無形資產,代表著名譽、權威性和源源不斷的科研經費。

沈奇在物理界沒啥名號,寫過幾篇大多數人看不懂的物理論文,做了個半成品地震預測模型,一個國際物理獎項都沒得過。

量子密鑰那個課題是交叉項目,沈奇的工作以數學為主,結合了一些量子物理的特點。這個項目的具體研究成果和技術細節暫時無法公開,你不公開,人家沒法給你評獎。盤院士他們只能推薦沈奇評選院士,以作補償。

“刷刷物理界的聲望吧,可公開的那種。”沈奇開始推進《缺陷拓撲學研究在凝聚態物質中的應用拓展》的具體工作,經費沒批沒關系,理論工作可以先行啟動。

缺陷拓撲學一旦取得理論研究成果,便可應用在納米材料、超導體及超流體、復雜氧化物、有機材料等凝聚態物質上。

首先還是要建立理論基礎,然後找點材料實驗一下,這是沈奇的構想。

所以沈奇申請了500萬的經費,這個項目不是純粹的腦補項目,需要購買一些基礎的凝聚態物理實驗設備及原材料。

設備和原材料沒買回來之前,沈奇通過計算機模擬凝聚態物理實驗,研究對象為LaAlO3/SrTiO3。

LAO/STO異質界面高濃度、高遷移率的準二維電子氣(q2DEG),這種具有新奇物性的氧化物異質界面不僅包含物理,也將對未來電子器件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物理界關於q2DEG的起源機制仍然存在爭議,部分物理學家認為LAO表面處氧空位的產生或表面吸附物,或界面處陽離子混雜等這類外部作用是q2DEG的產生原因。也有一部分物理學家傾向極化災變理論。

國內最新版的凝聚態物理教科書也不算很新,講的都是十幾年前的最新理論,近期的前沿領域研究成果未被寫入教科書。

這也是沈奇的一線科研人員只招博士的主要原因,沒做過博士的人,很難接觸到最新的前沿科學信息,即便接觸到了,因為理論知識不夠深厚也看不懂。

沈奇目前沒有一位物理博士下屬,物理前沿領域的研究只能他自己操刀。

q2DEG的起源機制應該算是凝聚態物理界的一個未解難題,不管是“外部作用派”還是“極化災變派”,都無法拿出一套嚴謹的、成熟的理論體系來解釋實驗現象。

沈奇凝聚態物理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就是幹這個事情的,專門解決那些可做實驗但無成熟理論支撐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