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為我所用(第2/2頁)

四處撒網、看到什麽下載什麽,說明論文作者兩眼一抹黑,自己也沒有一個明確方向。

不管了,先寫著吧,寫到哪兒算哪,左手一個Mac,右手一個Pad,腳下擱著一個wifi,邊寫論文邊查資料。這是非常業余的做法,看似忙成狗,實則效率低下。

沈奇好歹是數學7級的職業級人士,他不能這麽業余,他的方向很明確,三個關鍵詞,強奇異積分、調幅空間、齊次曲線,朝這些方向去搜資料就對了。

確定了參考文獻收集方向,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

“J.K.Falls,這人是誰?哦,普林斯頓的,他這篇博士畢業論文寫的還不錯,收藏。”

“T.Nakata,這是個鬼子吧,東大的,整篇論文只有一個式子管用,先收藏吧,到時候我可以直接引用這個式子,自己證明一遍,至少得一個月啊。”

“Gong,C.W.,這位是我的嫡系師兄啊,MIT的,沒錯,是我師兄龔長偉,這篇論文……先收藏吧,龔師兄主攻的是數論,友情收藏,也許以後能用上。”

“S.W.Hawking,劍橋大學,這位論文作者是……斯蒂芬·霍金!”

沈奇搜著搜著,搜出一篇數學論文,霍金寫的。

霍金是物理學家,同時也是數學家,他寫的這篇數學論文被《英國數學文摘》收錄於1987年,即《時間簡史》出版的前一年。

在那段時間,霍金只有兩根手指可以勉強活動,和助理交流依靠語音合成器。

霍金的助理是個有學問的人,並且很懂霍金。

霍金患病後的論文、科普書籍的起草工作主要靠助理完成,霍金提供核心思路,通過語音合成器傳遞給學術助理。助理或許不止一位,可能是一個團隊。

“霍金寫的這篇數學論文翻譯成中文應該是,與薛定諤算子相關的裏斯位勢算子的交換子的有界性?大佬果然是大佬,光是論文名就復雜的讓人窒息。”

沈奇收藏了霍金的這篇數學論文,霍金的數學底子同樣紮實,描述宇宙、描述時間、描述物理學,唯一的工具只有數學。

並非友情收藏,沈奇敏銳的發現,霍金發表於1987年的這篇基於薛定諤算子和裏斯位勢算子的數學論文,其中有至少一個證明,可以引用到自己的新論文中。

霍金的這個證明,沈奇看懂了,燒死了不少腦細胞。

剩下的一個重要證明和一個核心式子,沈奇看不懂。

看不懂就無法引用,否則會貽笑大方。

這也驗證了丘成桐先生的觀點:“好的數學論文必然被極少引用,因為多數人看不懂。所以數學期刊的IF普遍偏低。”

不管如何,沈奇至少讀懂了霍金成於其學術巔峰時期的一個數學證明,他的理解能力強於大多數同齡人。

好的論文離不開好的引用,好的引用需要靠實力去理解並為我所用,沈奇畫重點,霍金的一個數學證明,引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