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史詩級賞金

顧驁為什麽要纏著一堆年輕的電池材料專家打破腦洞、另辟蹊徑?

後世稍微有點常識的看官應該都看出來了,顧驁不僅僅是想賺錢,更是想為基礎科技的進步爭奪功勞和話語權。

他看上的,是後世炒作得鼎鼎大名的石墨烯。

雖然這東西可能研究十年也不一定能出商業化盈利成果,但是從現在開始就為其投入一點經費,顯然是值得的。

顧驁前世作為IT人,對2017年左右國內炒得沸沸揚揚的石墨烯材料話題,當然不可能不熟,哪怕是聽同事吹牛逼、跟客戶和供應商吃飯,都不乏這方面的資訊來源。所以他好歹也算有點三腳貓的常識。

石墨烯這東西,國內產業界炒熱基本上是2017年左右了,可實驗室裏出現早期科學發現,卻是早在2004年就有了,最早得出成果的兩位科學家,還在2010年就拿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按照後世“出了成果後過上幾十年驗證、被產業界應用、社會名聲大噪、科學家本人都快老死了才拿到獎”的常態,從出實驗室結果到拿諾獎只需要6年,已經算是非常了不得的底層科學突破了。

或許有外行人會奇怪:石墨烯不就是一種材料麽?憑什麽一個材料應用領域的突破,能這麽猴急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呢?是不是評委會有什麽貓膩?或者科學家的身份有了加分?

這還真沒有,因為2010年因石墨烯拿獎的那倆科學家,出身也不是很好,人家是不受待見的露西亞人,是1991年USSR解體後,從露西亞輾轉到荷蘭和布列塔尼亞搞研究的。

那個成果最後之所以到了速拿諾獎的程度,關鍵貢獻在於“發現了量子霍爾效應的新表現形式”,總結出了“整數量子霍爾效應”。

這些專業術語太拗口,也沒必要糾結細節。用看熱鬧的人也聽得懂的人話描述一下,關鍵在於:

石墨烯發現之前,這個世界的主流物理學家們認為,根據傳統對量子霍爾效應的認識,或者說根據對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認識,大家覺得“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原子層面的純二維物質”。

也就是說,大家覺得所有物質都是“一團原子”,而不可能剝離出“一片只有單層厚的原子”。

這是涉及到人類對底層原子世界認知的一個物理偏見,2004年之前論證其實也不是很充分,但大家就約定俗成這麽認為了。

可是2004年,那兩個露西亞移去荷蘭、布列塔尼亞的科學家,也是撞了運,找到了一種黏性材料,可以把石墨粘在上面,然後就把一塊石墨材料兩邊都粘上這種特殊膠體,撕開,石墨被分別粘在了兩邊的膠體上,就對半撕開了。

這樣反復撕,從1微米幾千層的材料開始撕,撕了十幾次之後(十次就能除1024),居然最後撕出了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單層石墨。

這種時候,石墨“單層之內導電性非常好、結構也非常堅固,但層與層之間非常容易滑動,原子鍵力非常弱”的宏觀特性,也就突然被篩選了。

層內特性被完全表達了出來,而層與層之間的特性,因為沒有別的層了,也就不表達了。

你這個原子樓不是地板很強、柱子很弱嗎?那我把你拆到只有一塊地板,沒有柱子,不就從原子層面改造了整體宏觀性質嗎?

這個單層石墨原子就是“石墨烯”。

而站在新材料資本家的角度,石墨烯的物理特性很重要。

而站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角度,石墨烯的物理特性倒不是非常重要,只少沒重要到值得在發現後六年就拿諾貝爾獎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這個發現顛覆了“自然界不可能存在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實現原子層面純二維厚度的物質”的理論偏見。

這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說句難聽的,你這個物質就像是被二向箔拍扁了一樣,純扁,二維有多扁,就是這麽扁。

這時候,再分解一下這項未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事兒要做成,需要四個大方面的貢獻。

首先,你要在理論上,陳述目前認為“自然界無法存在單層原子厚度的物質”這一偏見不嚴謹的地方。

第二步,你要搞到一種能夠完美分離石墨的粘膠材料,真的能夠完美剝離石墨原子的層與層應力。

第三步,設計實驗,用這種完美粘膠材料撕出單層石墨原子。

第四步,驗證這種單層石墨原子材料的宏觀特性和微觀特性,在量子力學層面與其他結構的傳統石墨材料進行比對。並且最終推而廣之,得出“整數量子霍爾效應”。

這裏面,學術含量難度最高的,是第四部,也是畫龍點睛。

工程學難度最高的,其實是第二步,也就是找出那種黏膠的材料,這需要材料科學領域重大的科研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