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蘋果的賬怎麽算(第2/2頁)

“老板,您真的確認MAC II型電腦的經銷商零售指導價,要高達2400美元?這個價格會不會有點過分了?我們4年前推出MAC I的時候,最高配也只要2000美元。

而成本方面,考慮到摩爾定律,即使我們的新CPU主頻是舊版的3倍,整機硬件成本上漲其實也才不到200美元。這個定價策略,難道不會影響我們跟潛在對手,比如王安電腦的競爭嗎?

根據我們的情報,王安電腦最晚在今年四季度,肯定也會推出他們的電腦了。甚至這有可能是他們的煙霧彈,實際上跟我們前後腳上市都不是沒可能,我們要注意消費者形象才行。”

在定價環節,公司的CFO如是質疑了一句。

原本的歷史上,1988年的喬布斯,應該快被資本方趕走了——蘋果公司是1977年正式推出第一款概念產品的,1980年在納斯達克股市上市。不過後續七八年來,流通股比例不斷攀高,所以創始人團隊被大股東逐漸蠶食也是很正常的。

喬布斯這人一貫暴君作風,做決策不愛給人解釋,讓大股東很沒有安全感,總覺得這廝是在侵害股東利益。

按照另一個時空的發展軌跡,1988年的王安電腦沒有顧驁的拯救已然跌落谷底,另外一兩家蘋果公司的老對手也出現頹勢,所以MAC II上市成功後,股東會覺得沒有喬布斯也玩得轉,就把他趕走了。

喬布斯拿著賣股份的錢,轉戰去了好萊塢,搞了家做動漫的小公司,皮克斯工作室,弄了將近十年的動漫影視產業,後來才轉戰回到消費電子領域。

當然這一切,都隨著外部壓力的增大、王安電腦似乎浴火重生要穩固封閉式操作系統個人電腦霸主地位,而不可能發生了。

外敵始終都是轉移內部分臟不勻的最好良藥,不能攫取王安的江湖地位,股東會就算趕走了喬布斯,蘋果也不值錢,那又何必呢。

所以股東會和資方代表,對喬布斯的質疑,也就停留在敲打階段。

希望他更好的為股東利益考慮,做決策前多溝通多解釋多妥協,並沒有真起殺心要徹底趕走他。

“2400美元很貴麽?我們要賺取的是有尊嚴的利潤。目前我們的整機硬件成本,已經在1300~1400美元之間了,假設我們能累計賣出100萬台該型號機器,攤銷下來的研發成本和其他硬性開支,也要1500美元才剛剛保本,超過部分才算毛利。按照行規的25%毛利/10%純利,2000美元是底線,是‘沒有尊嚴的利潤’,那樣有損公司的形象,我覺得最終零售指導價2400美元完全沒問題!”

面對其他公司高管對價格定位的質疑,喬布斯完全不願意降低自己的逼格。

他剛才估的1500美元的成本,是把研發攤銷進去了,但營銷成本是不攤的——大多數公司在算“毛利成本”的時候都是這麽算的。

按照行業慣例,留二五扒的操作空間,那麽最終公司能賺到的純利也就十扒。還有十五扒是經銷商的,乃至總部的營銷、宣傳成本。

簡單來說,賣2000一台,蘋果公司的凈利潤只有200;賣2400的話,基本上凈利潤能有500多。

在競爭對手不強、差異化功能優勢很明顯的時候,這樣的利潤率也是可以打下去的。

但就怕你能提供的別人也能提供,在泥坑裏掙命,就沒那麽體面了。

另外,說句題外的掃盲。在蘋果MAC II電腦裏面,摩托羅拉68000芯片的硬件成本,大約是300多美元,占到整機硬件成本的大約四分之一,這也是很符合行業成本結構的,後世你買個IPHONE,高通的CPU芯片也能占整機硬件成本23%。

不過,這個300多美元並不是說一片68000的10MHZ型就要那麽貴——事實上,MAC II電腦一共用了兩片68000。

而天鯤的PS1遊戲機,目前只有一片68000型芯片,所以遊戲機的芯片成本就要比台式電腦低一半。天鯤300多美元的機器裏,CPU的成本就占到了售價的40%,是非常薄利多銷的,遊戲機廠商全靠賣外設和遊戲卡帶回本,機器本身純利潤暫時幾乎為零。

(遊戲機需要處理的任務單一,所以即使只用一片68000,在運行遊戲時的畫面效果,肯定還是比雙芯片的電腦要強)

但王安電腦的新一代產品、即將推出的WPS電腦,就是跟蘋果MAC II一樣的68000雙芯片架構,因此處理能力是絕對不輸蘋果MAC II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