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決勝千裏外

顧驁跟卡洛琳說的成本,當然毫無疑問是瞎扯的。

顧驁這種人怎麽可能跟那些地產狗說真話呢。

他把原本用舊技術要將近12億英鎊一平方公裏的填海成本,說成用新技術後只要9億多、能節約大約20%,這只是他各種巧立名目誇大困難攤銷研發後,偽造出來的最大值。

同時,也能表面上給足面子:哥用了新技術,也不是沒給你省錢,實打實省了兩成呢,這兩成都會轉化為將來純利潤的一部分,你們摩納哥王室也可以從中多收稅費和部分提成,知足吧。

而實際上,顧驁嚴格審核了用包船王家開發的新吹填船只填海的技術,在刨除了前期研發費用的攤銷後,純看單位體量施工成本,目前可以下降到六七億英鎊每平方公裏。

未來再升級一下,挖挖潛力,可能可以降低到五六億。

不過那起碼是90年代中期的事兒了。因為技術升級也不是閉門造車空中樓閣,是需要不斷的工程經驗堆疊的。

好比後世國內的高鐵技術之所以進步快,也不光是實驗室裏研發牛逼,而是工程應用的場景多,反饋和驗證多。有些東西關起門來讓科研人員自己腦補是補不出來的。

包船王那邊的造船業精英們,想進一步升級,也要等香江填海的國際機場,和摩納哥這邊的試水項目,都施工完成,才能總結出足夠的改良反饋數據,所以四五年的升級周期肯定是要的。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世界上其他有填海造地工程需求的國家,暫時不來跟進,不試用新技術,那麽只要未來顧驁的保密工作做得好,他也可以對別人形成代差壁壘。

就像高鐵技術工程經驗積累得多之後,外國人就會發現自己再從頭摸索、踩幾年坑,還不如直接買中日的東西。(日本人後世的高鐵技術一直也是很有競爭力的,這點不能盲目自大)

當然了,顧驁這邊能把12億英鎊一平方公裏壓低到六七億,也不是完全沒有壞處。

首先是新的施工方案,對海底珊瑚礁這些生態環境破壞更大一些。只不過暫時破壞的是法國人的生態,還是法國人親口允許他們破壞的,那也就不用客氣了。

其次嘛,就是前期的研發成本了,那一塊,顧驁和包船王,前期雙方加起來,累計也花了幾億下去了,包括把首船造出來的施工費,還有論證設計研發的費用——顧驁給摩納哥方面的人看做賬的時候,其實就是把所有能攤的前期研發費用,都攤到這個首期工程裏了。

這個算法要是被摩納哥人徹底看懂,那肯定是要譴責顧驁的,賬肯定不能這麽算,按照顧驁這麽來的話,相當於這項技術的研發成本都讓首次使用用戶一家承擔了。

但他們看不懂,對工程技術研究也不了解,沒有同類案例可以類比,那就沒辦法了。

……

看不懂技術賬目的情況下,卡洛琳暫時能抓住的其他缺口,就是挖掘顧驁的動機、以及顧驁做這個項目時,內心預計的期待毛利率是多少。

如果顧驁說毛利率只有四成,那不用說肯定是說謊,那麽低的毛利率的生意,顧驁在這個節骨眼上是不會分出資源來做的——這個項目5年內累計要牽扯到6億多英鎊的款項,填海和後期開發的預算大約是對半開。

而顧驁現在手頭的資金壓力是很緊的,從買下王安電腦後這小半年,他手頭的現金流就沒超過2億美金過。

就算工程開發項目可以自有資金少一點,比如三成資金就開工,後續七成靠把半成品陸續抵押給銀行來融資,那顧驁花的自有資金也絕對不會少於2億美金。

因為80年代的傳統商業銀行,在地產項目放貸的杠杆比例方面,還是比較保守的,肯給你自有30%剩下七成靠貸款開發,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銀行的膽子大小,跟這個時代房價的漲幅趨勢是有很大關系的,銀行確信房子怎麽造都是漲的,不可能當接盤俠,放貸的時候就膽子很肥,如果是房價上漲沒那麽穩的時代,銀行杠杆率就低。

對顧驁來說,唯一的利好無非是這筆錢不用一下子拿出來,而是要在兩三年的時間裏、在填海完成前,分批拿出來,所以可以給顧驁一定周轉的時間。

但能讓顧驁下這麽大賭注的,肯定得是毛利率遠遠大於30%幾,這個問題解釋不通,摩納哥人就不可能相信他。

幸好,顧驁對於這個問題,也是早有準備了。

……

“我覺得,5年後摩納哥的頂級別墅豪宅房價,肯定不止六千英鎊一平米,七千,甚至八千,都有可能——我就是賭這個利好,所以哪怕建設成本就超過2500鎊每平、甚至有可能接近3000鎊,我都要做這個項目,我覺得這是非常有得賺的,至少會超過翻倍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