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欲練神功,自廢武功

平心而論,顧驁不是那種低智商的背結論型穿越者,也不會隨隨便便因為知道所謂的歷史走勢,就盲目看不起摩托羅拉公司的計劃。

“銥星計劃”的失敗,是後來時勢變遷、多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並不是說方案從根子上就完全不行——

你想想,人家摩托羅拉公司,那好歹也是霸絕無線通訊行業十幾年的鼻祖級存在,那些位高權重的高管,怎麽可能是弱智?

站在1987~1988年這個決策期,摩托羅拉的計劃,還真是有可能以“絕對牛逼的信號可靠性”這一賣點,吸引到足夠彌合成本的高端用戶群規模的。

因為如今世界還在冷戰中,冷戰時代富豪們的心態,後世純和平發展年代的富豪是很難有同理心去理解的。

這個時代,那些跨越數代的舊錢富豪,有很多熱衷於末世生存狂的,甚至於肯為核戰爭爆發後、地面維持基本生存的設施都被毀了的情況下,繼續提供保障的頂級黑科技裝備巨額買單。

當時的西方富豪們,甚至有用炫耀自己購買的設備的黑科技程度,來滿足社交攀比的,就跟後來冷戰結束後用高端定制奢侈品攀比差不多性質。

你到了一個地面完全被炸回史前狀態的地方去,天上的衛星依然能為你提供信號,想打電話就打電話,想想都是倍兒有面子的事情。

只是後來露西亞人嗝屁了,世界大同……

所以摩托羅拉人做出“銥星計劃”的時間點,他們的想法是沒錯的。

幾乎同一個時期,美國的軍方也啟動了GPS計劃,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統,這玩意兒要的衛星規模數比摩托羅拉的銥星少一半,但初期投資只能說是比前者略低一些。

GPS後來同樣是剛弄了一半,蘇聯沒了,美國人茫然若失沒了對手。軍方也一度考慮過讓民用資本、來為尚未搭建完成的後續投資買單。

可惜六角大樓找不到接盤俠,又舍不得已經砸下去的錢浪費,才捏著鼻子弄完——GPS這玩意兒,正式全球布網完成,跟銥星也差不多就是一兩年內前後腳的事兒。

如果冷戰一直打下去,給它輸血的怕死富豪足夠多,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說不定真就碾壓了歐洲人的GSM標準。

從這個角度來說,冷戰對人類的進步也是有很大促進的,人類多少原本只算成本不可能上的黑科技,都是被軍事壓力逼出來的。

沒有冷戰,至少那些“不劃算”的科技要落後幾十年。

而且冷戰時期,富豪們以買昂貴的、性價比不高的黑科技裝備來作為炫富賣點,也總比後來炫耀包包和豪車要有進步意義一些。

關鍵是那個時代的窮人,會被武力逼著去羨慕提升生存概率的黑科技,那富豪用黑科技來裝逼也就有了意義。

只能說摩托羅拉的計劃生不逢時,非戰之罪。

……

捋順了邏輯的前因後果、通盤因素之後,顧驁對於如何應對克裏斯·高爾文的籌資試探,也就心裏有底了。

克裏斯·高爾文最近的資金運作思路,主要就是兩個方向。

開源節流。

開源,就是各種發公司債券,包括可轉債,來進行融資。

因為銀行貸款肯定是沒戲了,摩托羅拉這麽大的公司,日常能負債經營該背的良性債務,平時肯定就差不多借滿了。臨時冒出來一個幾十億美元需求的大事兒,靠那點擠一擠簡直杯水車薪。

加上摩托羅拉上上下下看起來對項目非常有信心、似乎個個都以為只要銥星完成、公司市值就能翻好幾倍。咬死了不肯讓股民投資人占便宜,不肯增發新股。

所以開源肯定只能是債券為主。

至於節流,顧驁看得出來,克裏斯·高爾文是想把那些需要資金密集型的重資產生產環節,全部剝離掉,把日常現金流擠出來。

而他之所以要來跟張仲謀聊,顯然是關於摩托羅拉的CPU生產業務。

顧驁跟張仲謀搞香積電,滿打滿算建設了兩年半時間,搞半導體工藝有多費錢,顧驁是最清楚的——歷史上,張仲謀去灣灣搞香積電,前幾年凈花掉了7億美金的純投入,這一世跟顧驁搞香積電,總投入只多不少。

具體到每次弄一代新制程工藝的CPU,可能花費就是少則一兩億、多則兩三億美金。

這裏的新一代,倒不是指CPU的型號。

通俗地說,就相當於後世大家經常聽到的“把CPU的加工工藝水準,從X納米進一步提升到Y納米”。

只要那個納米前面的數字明顯動了一動,在80年代末,那就是一到三億美金砸下去了,包括光刻機什麽的升級換代研發所需,都算在內。

86年張仲謀的香積電剛投產之初,靠顧驁牽頭得到了摩托羅拉6MHZ主頻68000CPU的代工。但因為那款CPU是摩托羅拉公司自己1985年投入市場的,所以摩托羅拉自己之前也是建設了生產能力的,只不過有些冷門的設備和技術,當時要靠德州儀器外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