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日本人到底圖個啥(第2/3頁)

雙方寒暄一陣,孫局也非常爽朗地主動拿出數據,幫天鯤站場歌功頌德,完全就跟為自己親哥辯護差不多。

劉琳琳哪怕不聽對方的具體數據,只是看對方的表情語氣,都能察覺出那種濃濃的自豪感。

“真不知道顧驁在錢塘布置的那麽多文化產業,到底為地方上做了多少貢獻。文旅部門的領導幹部,對他都那麽仗義豪爽。”劉琳琳心中暗忖。

感慨歸感慨,這些沒營養的感慨,很快就被活生生的數據吸引過去了。

有針對性地梳理“大數據”後,得到的結論視覺沖擊力顯然比一團混沌狀態要大得多。

“去年錢塘市外事旅遊產業,總接待外國遊客人數,比上年度增長77%?日本遊客人數,增長320%?嘶……來的日本人果然多了好多!”

在80年代中期,因為旅遊市場全面對外國人開放、號召外國人來旅遊還沒幾年,此前的基數比較小,所以增長百分比一直是挺高的。

因此光看到77%這個年度增長率數據時,還不至於讓人驚訝到掉下巴。換作其他兄弟單位,比如滬江、明州之類的城市,那40%幾的年增長率也是有的。

錢塘這邊的數據,只能說“比其他周邊增長表現最好的兄弟城市,還要更好三分之二”。

不過,後面那個一年之內,日本遊客人數增長320%,就很誇張了。這說明那些額外成績的增量,幾乎全部是日本人貢獻的。而按照此前米娜的推測,這些日本人都是來看天鯤的研發部、遊戲設計策劃總部,來朝聖的。

就跟後世中國人去秋葉原或者好萊塢環球影城打卡一個性質——當然,這裏只是類比,如今的劉琳琳這種老派媒體人,可是壓根兒不知道秋葉原是個什麽東西。

孫局顯然對這個成績非常滿意,跟新華分社的同志表功時,滿臉都是得意之色。

“孫局,我想請問一下——具體到涉日遊客業績這一項指標,國內其他做得好的兄弟單位,一般是什麽個情況呢?”劉琳琳為了讓材料更紮實,非常嚴謹地刨根問底。

孫局一臉驕傲地說:“小劉同志,那你算是問對人了——我這兒還有年初國家總局發下來的通報呢,我們可是為這個成績小小被表彰了一下的。因為國內這個指標做得第二好的城市,也才70%的增長率,不到我們的四分之一。那還是有針對性開放政策和產業引導扶持的,而咱錢塘的成績,是絲毫沒有用到政策資源的傾斜扶持,都是民間資源自發形成的創匯能力。而且,我還可以給你一個更振奮的數據。”

大數據這玩意兒,有時候都是越往下細分深挖,越絕望的。

孫局興頭上來了,直接刷拉刷拉翻紙帶風地翻到報表的某一頁:

“這裏還有更進一步的詳盡組成報告。我市去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日本遊客人數與前年同期的同比增長率,分別是65%和59%。但是到了第三季度,這個指標上升到了185%,而四季度更是陡然上升到820%——也就是說,全年人數上漲320%,只有三成是通過前三季度完成的,而第四季度一個季度的增長,就把整年的總數拉高了幾倍。單看這一個季度的增幅的話,相當於是前年的接近10倍!這已經是兩個數量級了。”

劉琳琳聽到這兒時,已經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可事實上,大數據這樣抽絲剝繭剝出真相時,有時就是這樣的。

比如,你看到某個股市大盤在漲,真的是這個大盤裏的股票普遍表現都好麽?顯然不是,因為全球平均數據是,一個大盤裏80%的股票都是活不過20年就要退市停盤的。

無論哪個股市的大盤指標漲幅,都是靠那個時代的明星公司撐起來的。比如後世2010年代的香江恒生指數上漲那些年,其實傳統港股撲街的一大堆,但騰雲一家公司漲了十幾年,就漲到了占恒指總市值一兩成的巨大體量。

顧驁現在那麽大的生意,哪怕只是溢出一小部分朝聖效應在旅遊業帶動方面,可是因為只集中溢出在錢塘這麽一個小水窪裏,效果就跟海嘯差不多了。

一個季度之內,日本遊客人數比去年同一季度十倍,完全是有可能的。

“除了遊客人數之外,本市去年的涉外外匯券購物指標,也是暴漲了很多倍,甚至比遊客增幅數都高得多。年外匯券消費創匯額增長146%,日本遊客換匯額增長770%,四季度同比該指標增長2880%……也就是說,去年四季度在錢塘購物的日本人,總共花掉的錢,是前年四季度日本人花掉總錢數的30倍。他們不但那段時間來的人數漲了快10倍,連每個客人人均花掉的錢也漲到了3倍。”

“我們中國有什麽東西值得日本人千裏迢迢來買的?是絲綢茶葉這些紀念品麽?”

“這個,暫時還沒統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