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體面

對於國內首批大哥大的發售工作,顧驁顯然是沒放在心上的。

連京城這邊近在咫尺的消息,他都懶得第一時間去了解,粵州和滬江就更不在乎了。

在他看來,粵州和滬江的有錢私營老板,人數肯定是比京城多的,而且都是錢能光明正大見光的那種。京城都能賣出去的話,粵州和滬江的銷路只會更好。

滬江這邊,因為蕭穗恰逢其會來了一趟、領取了碼字任務後順路又要回去,所以顧驁把送禮的機器都交給蕭穗捎走。

而在粵州那邊,顧驁並沒有什麽親友或者生意上的夥伴。所以他只是派了個秘書,拿了三台粵州入網許可證號的大哥大,坐飛機送去特區。

給韓婷、張仲謀和史玉朱每人發了一台,算是給合作夥伴的禮物、以及公司發的辦公設備,其他人一律可以不送。

這些人雖然平時主要在特區混,但偶爾也是會去省城粵州的。發一台大哥大,也是一種示好或者籠絡。(對韓婷是示好,對張仲謀和史玉朱算籠絡下屬)

剩下的粵州號碼,都可以按照正規市場渠道出貨。以86年南方的有錢老板規模,80多台應該可以輕松賣完。

或許有人會奇怪:100台扣掉3台之後、怎麽只剩80幾台了?

那是因為在京城的時候,顧驁已經賣掉和預留了10幾台的全國漫遊機。最終全國投入使用的第一批手機並不會有300台整,而是280多台。

不過粵州人和滬江人買的那些機器,也不是說未來就完全不能漫遊,只是要明年或者後年郵電部門再升級一下網絡端的交換系統,就可以漫遊了。另外那些未來新開通漫遊的機器,按說要額外按照漫遊時的通話時長繳納漫遊費。

當然,能掏得起十萬八萬買手機的人,是不會在乎這點通話漫遊費的,哪怕每分鐘多收幾塊錢也無所謂。

這裏說句題外話,漫遊這玩意兒其實沒什麽技術難度,86年剛推出摩托羅拉初代手機時就能實現。

從技術成本上來說,只要交換容量足夠,一台手機換到一個新城市後打電話,運營商成本支出並不會高多少,只要一開始把基站信息轉過來一次就行了。

後世運營商收取高額漫遊費,其實只是為了確保每個地方的網絡建設成本能從本地用戶那兒賺回來、防止撈過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顧驁前世是吳越省的,21世紀初的時候,吳越省的學生卡套餐幾乎是大部分省裏最優惠的了,10塊錢的包月費能有1000條短信和50小時虛擬網內通話。而隔壁江南省的學生卡套餐當時10塊才400條短信,通話也貴一些。

所以顧驁前世一些考到金陵去讀大學的高中同學,都是從故鄉帶著開好的學生卡去金陵的,到了那兒之後手機幾乎只發短信不打電話,打電話都會被算漫遊。

由此可見,如果不收取漫遊費的話,全國市場很容易形成惡性競爭,那就是全國所有移動用戶都去資費最便宜最優惠的那個省開卡、然後拿回自己本省用。

這樣所有的錢都被最優惠的那個省的分公司賺走了,其他偏遠省份還拿什麽錢去繼續建設山區的信號覆蓋?必須要對“鄰省開卡拿回本省用”的行徑進行懲罰性漫遊征收,才能確保“你用著哪個省的錢蓋的基站,就把話費交給哪個省的分公司”,確保建設方和收費方的一致。

說到底,這是商業原因驅動的,而非技術原因驅動。

不過,不管“漫遊”這一功能,未來實際的成本會降低到多少。

至少在眼下,在1986年10月這個時間點上。要想讓你的大哥大實現“在全國三大一線城市的核心市區、以及未來短期內全國其他開通手機業務的城市,都能打電話”。

那你就得實打實額外多掏8萬塊錢。

所以,從身份象征的角度來說,擁有一台今明兩年內就全國漫遊的機器,就能額外收獲一波社會地位。就相當於其他大哥大用戶開的是奧迪,你開的是奔馳。

……

當天晚些時候,蕭穗親手拖著裝了一堆磚頭一樣重大哥大的行李箱,從紅橋機場下機。

因為她這趟的行程是私人事務,所以並沒有讓保鏢開車來等,機場出來後,她只是自行打了個車,徑直回家。

蕭家在滬江的房子,上半年的時候重新分配了一下,條件變好了不少。

那是一片去年才剛剛建成的市中心小區,原先是民國的破舊弄堂,拆遷騰出來的。

地段還算很不錯,在大世界東邊一兩百米,到外灘江邊也就半站路。

樓是六層小洋房,鋼筋混凝土每戶都有防盜門,外墻貼了當時已經算很不錯的馬賽克。蕭家在相對值錢的三樓,戶型是難得一見的三室一廳,80平方。

這種房子,跟顧驁的任何一處住處條件當然是遠不能比的。但蕭穗近年來也很少在滬江住,家裏長輩又不想太紮眼引人仇恨,所以覺得這樣也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