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千年老二

天地良心,反駁和吐槽顧驁的那些人,出發點也都是好的,充其量只是看不透科技史的迷霧。

這裏面沒有誰是壞人,顧驁應付的時候也就基本上保持了對事不對人的良好心態。

真要是改變不了什麽,他也不會在意,反正本來就是歷史嘛。

這樣恬淡的好心態,反而為他的某些咨詢意見,博取了更多通往上層的曝光率。

“科研是把金錢轉化為知識的過程,產業創新是把知識重新轉化為更多的金錢的過程。國家基礎科研的歸國家基礎科研,產業界的落地歸產業界的落地。產學研一體結合……”

諸如這一類十幾年後稍微高瞻遠矚一點的科技領域統籌者都能說出來的通俗道理,傳到了首長的耳朵裏,自然會促成一些細節的重審。

“對事不對人,小顧同志這幾句話還是精辟的。”

“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要分清楚,尤其是應用技術的研究,要尊重市場的客觀規律。美國人在制定‘星球大戰計劃’的時候,著重回避的問題,我們也要慎重。”

這些變化,籠統地說,外行看官或許莫名其妙,那就隨便舉個例子好了。

比如,歷史上的八六三計劃裏,大多數生物、航天、海洋之類的硬科技投入,規劃都是很好的,也確實是不以時間和國際環境為轉移,只要投入,永遠都有用的——

後來中國科學家在人類基因組、以及載人航天方面取得了那麽多成就,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都是受當年的集中投入、高效投入所賜。

但是,關於“信息技術”領域一些專攻投入方向,就不太看得穿歷史的迷霧了——這一領域的其中一個最後確認的攻堅方向,是計算機操作系統。

對操作系統的很多研發,不能說都一概而論,至少為了“銀河II”等巨型機配套系統,乃至為大型機配系統,那都是很有攻堅價值的,隔行如隔山,顧驁絕對不會多說半句。

不過……小型機以下該怎麽幹,歷史已經給過顧驁答案了。他前世也算是這個領域的圈內人,常識還是有的。微軟蘋果IBM,已經踩出各種路了,優劣也一眼而明。

至少這個細分方向下的細分方向,能不浪費就不浪費吧。

又是一番博弈,幾乎忙到了京城3月份開會開完的時候。

……

顧驁在京城待了足足兩周,也跟各種不方便透露身份的人見了好多次。

他原本打算月初就去香江、坐鎮香積電親自督導的計劃,也不得不做些調整,改為依然靠張仲謀在一線協調,他本人只能在京城電話遙控。

這天,已經是3月下旬了。

李部又把顧驁找去,算是有些眉目了。

“小顧同志,你說的那個產業界和科學界應該分清權責的理論,首長也聽了,確實很有建設性,為咱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您過獎了,這都是我該做的。而且,只是提供了些咨詢意見,也沒花什麽成本,實在不敢當感謝二字。”顧驁說話很低調。

李部擺擺手:“不過,首長也知道,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嘛。你畢竟不是搞科研出身的,只是純產業界人士,上面討論後認為。關於先進無線通訊電子技術、計算機操作系統、半導體與微電子集成,應該引入更多的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專業愛國人士,提供一些建議……”

顧驁連忙眼觀鼻鼻觀心點頭:“這是應該的,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嘛。”

就算被顧驁啟發後,要引入更多產業界的應用技術大牛來跟科學界的打擂台、夯實資源分配。那這個“應用技術大牛”也輪不到顧驁本人說了算呀。

上面肯定會請更多的專業人士,群策群力。

“那你能不能幫忙利用你在產業界的關系,不聲張地邀請一些海外賢達?工程院目前的意思,是最好能邀請張仲謀先生和王安先生來國內訪問、名義麽,就是投資考察好了。”

顧驁感受到一股豪邁的歷史參與感。

“我一定盡力,不過可能需要時間……我盡快吧,4月初可以麽?”

“可以,盡快。”

“那我這就去準備了。”

顧驁也沒想到,原來歷史上86年王安得到中央首長的接見,這裏面還有這一層考量。

……

顧驁前世並不是什麽歷史愛好者,他是理科生嘛。但作為碼農,他對圈內前輩英傑的事跡還是比較清楚的。

眾所周知,“王安電腦”,在80年代前期,可謂是美國家用辦公電腦領域的翹楚。

雖然後人對這個東西不太熟悉,因為90年王安本人死後、因為後繼乏人、缺乏代際更替的研發布局眼光,公司徹底完蛋了。

可不能否認,在那個PC硬件性能指標孱弱的年代,王安的文档處理功能機,在美國白領辦公時是最好用的。其在“辦公電腦”這個細分市場占有率第一名的交椅,一直保持到了1988年度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