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即將被螞蟻咬了一口

12月中旬的某一天,也是顧驁年內最後一次在香江大擺宴席、跟某些地產家族利益分配的日子。

白加道的顧園觥籌交錯的同時,在香江某三大頂級學府之一的環境科學系,系主任姚教授也迎來了一位來自某有布列塔尼亞背景的香江發展基金的掮客。

(就不說具體是哪所大學了,只寫某校之一,免得有人說把漢奸角色安到他們學校。反正,說全香江加起來,能找出一兩個這樣的學者,肯定是沒問題的,也不至於誇大,這個教授的姓也是隨口編的。)

這位姚教授雖然取了個漢姓漢名,不過論國籍早已是布列塔尼亞人了,西方的漢學家都有起個中文名的習慣。久而久之其他專業領域、凡是跟中國問題打交道的,也都習慣這麽幹。

至於這位姚教授的英文本名,也就沒什麽可考據的了。

只要知道他是香江環境科學學術界頗有威望和影響力的人物、經常能夠與督府和某些發展基金良性互動,也就夠了。

那些發展基金想開發哪兒、就能讓姚教授論證出開發哪兒不破壞環境;那些發展基金不想開發哪兒、就能讓姚教授論證出開發哪兒破壞環境,最後規劃局等單位也能跟進引用其結論,產學商結合得非常完美。

而今天的訪客、也就是那位發展基金的掮客,名叫丹尼爾斯·羅本。那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布列塔尼亞人了,反正他不用出面忽悠香江群眾,所以連裝都懶得裝了,不需要起漢名。

“姚教授,恭喜您最近學術地位又高升了,聽說上次EST期刊請您當審稿人的那次機會,您抓住得不錯。”

丹尼爾斯·羅本在姚教授的辦公室沙發上坐下,第一句話也不好先談正事兒,總要恭維一下對方近期取得的成就,然後才好繼續布置任務。

EST期刊,全稱是《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意譯成中文也就是《環境科學與技術》,那是全球環境科學領域最頂級的三大期刊之一,由美國人主導。其中發表的論文,是環境科學領域SCI影響因子最高的。

姚教授能夠在香江這一畝三分地上,於各種開發環評聽證會上說啥是啥,並且讓各界人士信服、無法反抗,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他是香江本領域教授中,發表EST最多的,自然也就權威了。

而且,這位來自某發展基金的丹尼爾斯·羅本先生,也算是姚教授的半個貴人了。

他們為了讓姚教授這張牌更好打,最近幾年可是不惜成本給他結交高層,想辦法讓他在EST編委會和某幾個得過本領域頂級學術獎項的常任審稿人那兒多露臉。

露臉露得多了之後,姚教授也就得到了一兩次雙盲交叉審稿的審稿人機會——理論上,一家頂級學術期刊只要發表過你的論文,就有可能找你審稿、評審未來其他人的論文是否合格,因為期刊編委會的專家也不是什麽都懂的,術業有專攻嘛。

只不過,在期刊上發過論文的作者數,怎麽也得比有過評審資歷的人,少上那麽十幾倍。所以審稿人的身份,就彌足珍貴了。而那些並非市場導向型的學術細分領域,造假和拉幫結派就變得很容易——畢竟你的學術成果不是直接變成商業價值和產品,不用接受消費者檢驗,那好不好還不是兩張嘴皮子翻著說了算。

一切不能被市場鞭屍的學術,都是耍牛氓嘛。

香江的三所大學,在EST上發過論文的教授,可能有好幾個,其他人只是篇數比姚教授少。不過要說當過EST審稿人的,目前就只有姚教授這一個了。

丹尼爾斯·羅本在他面前提到這一節,也是提醒姚教授別忘恩負義。

姚教授當然是很奈斯,很懂行的:“羅本先生,咱就明人不說暗話了,EST審稿人機會,還是多虧了你們幫忙上會、制造機遇,我不是不懂事的。最近是不是又有什麽要幫忙的了?”

這說話,就是上道。

羅本先生假裝捏著拳頭、放到嘴邊輕咳了一聲:“最近有幾家大地產商,和美國來的投資人,在打鼓嶺和沙角大片買入政府持有的無主之地,這事兒姚教授有所耳聞吧?人家買地本身的手續都合法,香江畢竟也是講法治的嘛,規劃局也好,地政署也好,並不適合在購買環節就卡他們。”

姚教授對商業上的新聞並不是很了解,何況這事兒也就是最多一兩周之內發生的,他躲在象牙塔裏自然不清楚,此刻聽羅本先生說了,才大致有個印象。

他的第一反應,當然是覺得這事兒直接由他出面並不好。

姚教授建議道:“那為什麽不找當地農村的黑……那些社團解決呢?他們動手的成本可比我低得多。”

在香江的土地權制下,各方勢力都是有養職業釘子戶的,每個村子總要安插幾戶,有些就是那啥性質的社團,便於有時候防止商界的競爭敵手把某些區塊偷跑發展起來。這樣互相都有釘子戶滲透到對方要征的地塊上,就能互相掣肘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