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樸素的智慧

顧驁跟老爹聊了一會兒,很快就到了晚飯的點,小妹顧玫放學回來了,顧驁也就住口不提那些事情。

飯桌上,他只是問了小妹、關心一下她家人如今的生活近況如何——顧玫雖然住在顧驁家念書,不過每周末還是會回去跟自己父兄一起團聚一下的。

所以從顧玫那兒,顧驁知道了更多細節,思路也更加清晰起來。

第二天,他也不虛頭巴腦拐彎抹角了,直接去市府,找老朋友仇清喝茶。

“你什麽時候回來的?一點動靜都沒有。”仇清見到顧驁的時候,驚訝到近乎嚇了一跳,“這幾個月關於你的說法,圈子裏很多啊,還有說要重新啟用你的,不知道哪個真哪個假。”

“不管假不假,我好不容易順理成章出來了,就不會回去了。”顧驁一句話解釋了對方的疑惑,“我辭去公職之後,到美國待了倆月,處理生意,昨天才回來的。”

仇清也不是糾結之人,聽顧驁這麽說,立刻就轉移了重點,拉著他在沙發上坐下,讓秘書倒了茶(仇清是想做點事的人,所以用的是男秘書,影響好一點):

“回來好,回來好——對了,西海南線那個打著外資旗號的‘大觀園’項目,文化有關部門關照下來的合作項目,其實背後就是你的錢吧?我看是你女朋友蕭穗出面牽頭聯絡的。地皮這些,市裏可都配合得不錯,做人得有良心呐。”

顧驁接過茶,道了謝,也不像是一年半載沒見的老朋友那樣客套:“做事還是回鄉方便嘛,我當然是有良心的,這不總算脫離體制,想怎麽搞就怎麽搞,立刻就回鄉投資了——我在美國跟索尼談了合作,然後注冊了一家唱片公司,回來想建造一個CD光盤的工廠,就放在本地好了,不過條件是我需要在北郊弄建廠的地皮。至於工業用地該給財政的錢,你絕對放心,老規矩。”

“那敢情好啊,我就說嘛,不枉我經常在各種工作會議上說,小顧同志是個有覺悟、又仗義的。”仇清立刻心情不錯。

顧驁一臉無語:你丫的吹牛有點譜好不?這種大白話型的粗鄙之語,真能在工作會議上說出來的麽?當時你真是這麽說的麽?

不過對方顯然不在乎這些細節,繼續滔滔不絕地問:“我說你小子有錢創業也不是一兩年了,去特區投資都四年多,算第五個年頭了吧,怎麽如今才想到回故鄉正兒八經投資工廠了,這次不去特區了?”

顧驁嘆了口氣:“你以為我不想回來?這不政策環境和優惠不一樣麽。我原先那些工廠,都是要來料加工的,原材料要進口,要用自留外匯額度,還要保稅免關稅,回鄉怎麽搞?這些政策只有特區有。現在不一樣了,我就搞個CD工廠,各種原材料,國內只要找一些化工廠供應商,整頓一下、技術規範規範,就能國產化的,這就沒有原料關稅的問題了。只要是不涉及進口關稅,我就能想放哪兒放哪兒。”

仇清聽了,頻頻點頭:“那我就放心了,絕對想辦法給老弟創造投資環境。”

他是市裏分管經濟工作的副職,政策當然是了然於胸的。剛才之所以有此一問,無非是他不懂CD的生產技術,不知道這東西要不要用到進口原材料。

在後世人眼裏,生產光盤那是低端到不能再低端的夕陽產業了,簡直撈到與盜版商一個档次。不過在84年,這個產業還是很朝陽,很有技術含量的,盜版商們也沒那麽容易介入。

這是有歷史報道為證的——歷史上92年,某些重要人物南下特區巡視的時候,特區的地方報紙寫了一篇專題報道,裏面就提到了偉人到“先科激光”視察,並且贊賞了“先科”公司實現了CD光盤的國產化。

當然先科92年生產的東西跟顧驁眼下84年要做的CD還是略有不同的,先科能做的是VCD,乃至電腦用的數據光盤,而顧驁現在做的只是只能存儲純音樂的。算是數據格式和工藝上略有大同小異,技術含量沒差那麽多。

於是乎,在顧驁眼裏不值一提的過渡性夕陽項目,在仇清眼裏卻成了必須爭搶的香饃饃,他還為這個項目不用用到進口原材料而慶幸:終於不會再被特區截胡了。

至於外資企業三免五減半這些行例,乃至更進一步的稅收優惠政策,哪兒都一樣。

特區能給的,錢塘也要給,就算有點違礙,想盡辦法創造條件也要給。

顧驁目前的“外資”,還是純粹的港資或者美資,因為出資公司是注冊在香江或者美國的。

如今的科技產業全球化還沒有出現,國內免稅環境就已經很好了,也不存在“技術與產品利潤剝離”這些彎彎繞。

所以無論是VIE架構還是愛爾蘭三明治都還用不上。

開曼群島、巴哈馬群島、布屬澤西群島這些注冊地也還不需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