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人才戰略(第2/4頁)

而威廉·佩裏教授當初在OSRD那幾年,剛好趕上過處理62年古巴導彈危機,做過政府的技術顧問,在無核化方面也有點心得,所以就被趕鴨子上架了。

等到97年克琳頓總統的第二個任期,需要打科索沃戰爭,需要軍事人才型的防長時,這位只會統籌裁軍卻不會打仗的數學家就被卸了,繼續回到斯坦福教數學。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說句題外段子,1942年,羅斯福總統時,OSRD成立第一年,掌管的通訊電子類經費預算是4億5千萬美元。

當時因為OSRD的辦公室主任是出身MIT的凡爾納·布什教授(這位布什教授也是台爾曼校長的導師。斯坦福後來的校長台爾曼,他自己讀博的時候是在MIT讀的),所以MIT分到了最多的1億2千萬美金,作為電子科研專項預算。

其後的加州理工分了8000萬,連哈佛這種文科大學,都靠一個“哈佛無線電實驗室”分到了3000萬。而斯坦福大學的EE系雖然很強,卻被那些傳統的東北人看不起,只拿到了5萬美元。

台爾曼校長深以為恥,從此就患上了lobby恐懼症,不再把最得意的門生派去搞科研,而是讓第一流人才去OSRD為斯坦福吹牛逼要經費、第二流門生才留下埋頭搞科研。這個也一度導致斯坦福的學風向“匯報型人才最重要,實幹型次之”的方向歪風。)

……

扯得有些遠,暫時回到會見和斡旋上來。

諸位看官只要知道:顧驁面前的這個潛在合作者,目前便挺牛逼、未來會更牛逼就是了。

簡單的客套和試探之後,顧驁單刀直入:

“佩裏教授,如果我們天鯤傳媒願意出資贊助,請求貴校每年接收數名中國頂級理工科高校的本科畢業生,定向委培讀研——您覺得有合作的可能性麽?我們可以保證,這些人才都會被用在與雅達利對抗的最前沿,為矽谷的產業繁榮做貢獻。”

顧驁如此提議,當然不僅僅是急於得到優秀人才,更是為了確保將來能掌控好公司的技術團隊——

他在中國國內也有一些用得挺順手的名校生在搞研發,比如給他做遊戲機研發的楊自豪、魯運達等人,他們一直默默無聞奮鬥著。

可是,隨著今年7月份,這批77級本科生要畢業,以中國的國情,就得任由他們被國家分配到各個單位去。

這是法律強制的,顧驁一點辦法都沒有。

要想把用得順手的人才留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先搞個留學交流項目。一旦這些人成了留學生,中國的人才管理法律和政策就管不到他們將來如何就業了。

1981年,國內已經有了公費留學的口子,政策是允許的。只不過國家的錢不夠,又找不到外商贊助,所以規模不大。

顧驁自己不想顯山露水的話,到時候讓舒爾霍夫出面,去跟教育主管部門、乃至大學談。以Tencoin Entertainment(USA)的名義贊助,國內的人鬼知道裏面的真正門道。

當年跑到國外去後,最後不肯回來的留學生,可是不少的。無非顧驁籠絡的這批人,哪怕不回去,也照樣是在矽谷給顧驁打工、用矽谷這邊的委培合同和保密協議牽制住,不會給他們背叛顧驁的機會的。

不過,顧驁這盤大棋,在外人眼裏並沒有什麽吸引人的。

所以威廉·佩裏暫時一點口風都不想松口。

他公事公辦地說:“交流生這種模式,斯坦福當然是有先例的。但我們要確保學生質量,而且,這種事情不適合雙方談吧,應該是三方合作——你提到的中方大學,是哪幾所?他們為什麽沒有派人來?”

顧驁:“那我說得再直接一點吧,我先無條件捐獻給斯坦福大學200萬美元,我希望你們跟浙大合作,每年接收兩名電子工程和數學系的本科畢業生讀研。每年每人次的開支我們再另算。如果他們在學校時,導師願意進行一些不那麽基礎的、可以轉化為商業技術成果的研究,天鯤娛樂還可以贊助科研經費。”

威廉·佩裏斟酌了一下,敏銳地反駁:“浙大……我不了解,或許我可以問一下邱,這個問題暫時擱置。不過你提到的‘贊助科研經費’,應該是貴公司最終想占有科研成果的吧,這算什麽贊助。要贊助,至少也要1比1額外贊助基礎性研究,否則免談。”

威廉·佩裏口中提到的“邱”,當然是他的同事邱成桐教授了。

邱教授如今還在斯坦福數學系教書,正是眼下最炙手可熱的年輕數學家,歷史上明年就會拿到四年一屆的人類數學界最高獎項菲爾茲獎。另一個時空,後來浙大到90年代時,也拿到了一些斯坦福的交流名額,靠的就是邱成桐教授的關系斡旋,加上最早幾批試點的留學生爭氣,後來就形成慣例了。

不過,就在邱教授拿獎前後這段時間,也涉及到他本人的跳槽問題——邱教授似乎是最終選擇被挖到普林斯頓,才拿到了菲爾茲獎。可見歐美學閥風氣還是很厲害的,有時候你不去普林斯頓或者巴黎,似乎就沒資格算人類頂級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