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順勢

“……所以說,劉校長同志,你的結論是什麽?”

五一節明朗的陽光,寬闊的辦公室。

顧驁的對面,一排坐著五個位高權重的存在。

位置居中者,在顧驁說完最後陳述後,微微側過臉去,垂詢劉校長的意見。

對面這五人,從左往右依次是劉校長、處長、主任、社科院調來的某專家、副主任。

顧驁的基本陳述,也無需再廢話一遍,因為大多數是跟那天與劉校長聊時差不多的內容。

無非是成為正式開題報告後,添補了很多對美國政治史的總結觀察細節,以及最近四年來美國各項民意調查機構的結論、以及對此的針對性剖析解讀。

看上去非常完備,已經沒什麽神秘力量的武斷揣測了。

反正顧驁有槍手,幫他寫證明題的過程。

“就學術層面來說,應該存疑留待觀察。只能說目前已知的揭示分析角度,都非常嚴密。但我們無法保證,還有沒有大家都未能看到的盲點。”面對領導的垂詢,劉校長屏息斂神,每一個字眼都回答得非常謹慎。

主任只好換了個態度,與處長交談:“黃同志,你覺得呢?”

處長畢竟級別又高一些,也敢說話:“外交部的慣例,是只與對方國家的現政府打交道。即使再有把握,也不該有任何偏私——常凱申殷鑒不遠呐。當然,如果是外交以外的領域,就看投入和成本了。”

此言可謂老成持重。

部裏的國際關系研究司,得出的各種預測結論,往往並不是指導本部門工作的,而是被兄弟單位拿去用。

因為經貿上的小舉動,或者文體團體啦、民間社團啦之類的交流,影響沒那麽大,往往可以先行一步,並且由圜轉的余地。

而外交層面親自上陣、押注外國派系走向,那就斷無小事了。

歷史上最智障的反面教材,就是常某申的自取滅亡:48年時居然覺得杜威很有希望,就一邊拿著杜魯門的援助,一邊公然給杜威示好——結果偏偏杜魯門連任成功了。

剛好史泰林同志一招封鎖西柏林、逼著西方二選一。

杜魯門順水推舟“棄亞保歐”,撤回全部對亞援助,集中224億美金、30萬架次運輸機的傾國之力,救下了歐洲。

柏林被圍後倆月,三大爆發;百萬渡江滅凱申後,柏林才撤圍。

目睹教訓,後人自然不會再賭。

主任凝重地嘆息了一聲,背負著手站起身來,看著窗外,金光灑在身上,十分偉岸。

“政治層面,確實看看就行了,千萬不可妄動。不過經濟和技術方面,以假想結果為依托,做些沒什麽成本的準備工作,還是應該的。”

“主任……那怎麽算‘沒有成本的準備工作’呢?”副主任虛心地問。

“這個當然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報告裏不是寫了這麽多可能的措施麽。比如提前做一些偽裝業務,還有別的什麽。”主任和藹地一笑,拍了拍副主任的肩膀,然後轉向顧驁。

“小顧同志。”

“在。”顧驁連忙立正。

主任和藹地問:“報告裏那些提前鋪墊的偽裝業務,需要虧錢麽?是賠本賺吆喝的,還是能盈虧自負?”

顧驁審慎地說:“這個……不一定,還要看執行人。當然我可以舉個例子,比如我的那個樣板案例中,以與香江傳媒企業家邵爵士合拍影視作品、分攤設備采購和前期掩護的成本。目前並沒有虧損,邵爵士已經以設備租賃款形勢折抵了一部分拍攝出資,後期還會有租賃合同。”

主任微微點頭,似乎陷入了回憶。

……

“我今天也是這個意思:有利於前期鋪墊的工作,只要你們自負盈虧,不用花國家的預算,也可以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嘛。注意好控制知情人規模、做好保密工作就好。再說了,這項工作,也不該全是我們外資委的——裏面民用技術才多少?更多的是軍用,該總參總後管的,後續自然會找相應單位;該其他有關部門管的,黃同志,你應該自己跟你老上司說嘛。我們只是負責搭台子,把工作流程總結出來。”

部長連忙表示:“應該的。”

始終表演小透明角色的劉校長,也終於松了口氣。

部長和主任達成共識就好。

看樣子,顧驁這個課題,學術上還會擺一擺,等結論被時間驗證。

但後續的無成本準備工作,已經被默許繼續試驗了。

至於要國家出成本的,當然還是得等歷史板上釘釘,分步走了。

而且聽領導的口氣,到時候跟顧驁就沒關系了。

他只是立出謀劃策的功勞,不是親自執行層的。外交系統的國際關系研究人員,歷來也沒有親自下場的傳統。

……

恭送領導們離去後,劉校長過了許久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