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窗口期

美國人的空地導彈技術布局,在1970年代曾經有過一波價值觀上的大轉折。

在1960年代,美國空軍因為在越南戰爭中普遍與蘇聯戰鬥機交鋒不占便宜,所以在空對地彈藥的選擇上,一度傾向於使用電視制導彈藥。

電視制導的精度、全天候性、抗幹擾性,都比激光制導差很多。但有一個優勢是激光制導不具備的,那就是更容易發射後不管。哪怕飛機飛出幾十公裏了,機載接收機依然可以收到導彈攝像頭的電視信號,並且把控制指令發回去。

而激光制導的導彈,則要求載機在導彈命中目標前,必須始終拿激光器保持照射目標,這就意味著飛機不能裝完逼就跑,增加了飛機本身的生存性風險。

越戰時美國人的主力還是F-4“鬼怪”這種過時爛貨,連米格-21/23都幹不過,所以電視制導就是為了F-4“鬼怪”裝完逼就跑而設計的,“幼畜”A/B也趕上了越戰最後幾年的大顯神威。

但進入70年代末,隨著美國人對越戰痛定思痛後弄的F-14、F-15、F-16這三款戰鬥機入役,美國空軍在制空權方面已經碾壓了蘇聯裝備,所以增加戰機的火線滯空時間危險不大,他們就開始傾向於搞激光制導。

1970年服役的“幼畜”A型、71年服役的“幼畜”-B型,在軍中八年後,於1978年終於被激光制導的C型逐漸取代。

而電視制導技術也被認為“沒有軍事價值”,而逐步放開為民用技術,允許休斯公司等供應商自謀出路、賣民品回本。

好萊塢一小撮最頂級的錄像機遠程同步監視器公司,開始把“幼畜”-B的制導系統中,除了火控計算機以外的其他部分,都用到了自己的產品裏。

不過,歷史上這波小轉折卻沒有持續多久。

因為實際的戰爭,很快會證明電視制導在未來戰爭中依然有價值、並非激光制導能徹底取代的——這個實戰證明,就來自於明年四季度即將爆發的兩伊戰爭。

在兩伊戰爭中,伊朗新政府利用巴列維王朝時期從美國進口的“幼畜”-B導彈存貨,極大地打擊了伊拉克的地面部隊,甚至摧毀了一些伊拉克剛剛問蘇聯進口的最新一代主戰坦克T-72。

到了兩伊戰爭後期,伊朗因為與美國的敵對關系,官方正版的“幼畜”射完了得不到補充,就開始買中蘇兩國仿制的山寨品,不過那已經是84、85年之後的事情了。

各國也都發現,“幼畜”電視制導型雖然對美國空軍意義不大,但對其他無法保證絕對制空權的國家、在有限沖突中保存己方戰鬥機實力很有幫助。因此美國的“幼畜”出口訂單大增,電視制導技術也被重新管控起來。

那些短暫流入到好萊塢攝影器材公司的軍用技術,也被再次勒令停用,並持續到中蘇都已經自研並出口成功、再無封鎖必要為止。

後來“幼畜”系列導彈經過C~E的激光型和F/G的紅外成像型之後,最終發展到H型時,又回到了電視制導的老路上,便是這個波折的明證。

可以說,如果顧驁不是在“幼畜”導彈設計理念由電視制導轉向激光制導之後、而兩伊戰爭又還沒開打的這一年窗口期時間差裏,恰好來到美國,那他可能就買不到用了美國相關技術的設備了。

因為到時候又會被重新禁起來。

而國內在看到“幼畜”好賣後,也不得不重新自力更生研發了三四年,到84年才對兩伊出貨。

如今顧驁稍微盤算了一下,如果只留下一個火控計算機搞不定、其他制導系統的部件都從民用技術偷美國貨回去逆向,至少可以為國家縮短兩三成的山寨研發時間。

可能83年就能賣給伊拉克和伊朗了吧——這種裝備只要有錢賺就好,兩邊一起賣。真正幹大事的國際軍火商,都是兩邊發戰爭財的。

節操算個屁。(當然具體經辦的商人要分兩撥,這點表面功夫還是得做的)

事成之後,兵器工業部外事局的同志們又得好好感謝他了。

79年的好萊塢,還真是可以淘到不少美國人已經覺得不值錢、但國人很想要、卻不知道哪兒有的好東西。

而10個月之後,兩伊戰爭開打,就沒這麽多漏好撿了。

顧驁覺得,自己可以好好梳理一番。

……

又要琢磨技術的軍工價值,又要靠自己的見識和出國前的補課、正確評估兩國在具體技術點上的差距,最後還得跟圖拉津斯基虛與委蛇、裝作是個紈絝爆發電影人。

顧驁很快被整得心力交瘁。

持續十幾個小時的考察,直到深夜時分,對方才驅車把顧驁送到一處別墅。

“別墅?怎麽是別墅?”顧驁有些警覺。

“顧先生是大客戶,出手比邵爵士都大方了,我們應該盛情招待的。住酒店太失禮了,也不方便。”圖拉津斯基熱情地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