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大義護體

1973年,當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的時候,伊拉克並不算前線國家。

但當時的伊軍總司令侯賽因將軍,還是派出了兩個裝甲師、3萬多人的地面部隊增援北線的敘利亞。

並且在南線的西奈半島方向上,給了埃及人70多架作戰飛機的空中增援。

他這麽幹的目的,當然只有一個——就是為自己贏得“中東話事人”的江湖地位、攫取埃以和解後留出的威望真空。

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整個中東世界威望最高的國家是埃及。因為從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起,埃及就已經開始指揮硬扛以色列了,納賽爾總統本人也因此贏得了“法盧加之虎”的威名,在中東世界無人不景仰。

但隨著埃及被打窮、以及70年代初納賽爾總統逝世後,埃及鴿派上台變更了路線,中東鷹派就需要一個新的代言人。

究竟是敘利亞?還是伊拉克?抑或沙特?

最終,靠著雖敗猶榮的“行俠仗義”,侯賽因將軍威望空前高漲,敘利亞人俯首拜服。

整個阿拉伯世界,除了沙特還有點抹不下面子,其余國家都尊伊拉克為“武林盟主”。

不過,時隔六年之後,侯賽因將軍赫然發現:另一個惠而不費的、建立同樣崇高個人威望的機會,就像上天賜予一般,突如其來擺到了他面前。

驚喜來得太意外。

這次,不用再戰死上萬勇士、耗費二十億美金國帑、拋下近百架戰機坦克殘骸。

只要998,哦不,是只要按照這個東方來的神秘學者的路線圖、再養點巴格達大學的文科教授,從歷史根源上發掘真相,就可以為整個中東世界做出不亞於一次軍事大勝的貢獻。

從命根子上譴責以色列奴役巴勒斯坦人民的法理正當性。

一文一武,殊途同歸。

侯賽因將軍似乎已經看到了沙特人來向他服軟,認他當大佬了。

說不定還能在聯合國為同情阿方的陣營多拉到好幾十票呢!(雖然在美國的一票否決權面前仍然沒什麽卵用)

這個東方的神秘來客簡直就是天才!

當然,這場文戰的結局,如今還言之尚早。侯賽因將軍也知道,以色列人肯定是會殊死抵抗的、說不定要巧言令色各種偽造歷史證據,進行反駁。

他完全能想象,由共濟會控制的西方世界輿論,會如何打壓這一派實事求是的學術成果的傳播廣度,並且汙蔑潑臟水。(事實上2008年後施羅莫教授的研究也被美國的猶大傳媒集團瘋狂壓制了,從老一代的默多克到新一代的蒙紮克,都不計成本淹沒他。)

但只要能把事情鬧起來,就已經穩賺不賠了。

而為了如此巨大的威望,侯賽因將軍願意付出的籌碼,顯然是超出一般人想象的——只要後續能從對方腦子裏源源不斷掏出幹貨。

顧驁可不傻,他剛才並沒有把所有細節都透露,只是論證到讓巴格達大學的教授相信這門生意很有戲,也就點到即止了。

友誼,是需要慢慢培養的。

……

確認完課題的可行性、價值和保密性後,侯賽因將軍就細心地請顧驁跟他出去聊、不要打擾傷員休息——

因為剛才伊絲米娜雅強撐著幫顧驁翻譯完最後那部分話,便再次痛暈過去了。

幸好,後面的話題不涉及課題本身,也不存在泄密問題,所以大家可以到外間、由侯賽因將軍帶來的翻譯完成溝通。

在正式談交換交換條件之前,侯賽因腦子裏還有最後一個疑問:他想知道,顧驁不遠萬裏來向他兜售這個計劃的動機是什麽?

這個課題究竟是顧驁自己不小心研究出來的,還是受了所在國研究機構的委托、背後還有人?

這涉及到對顧驁野心大小的判斷。

而任何堪稱一代梟雄的人,對合作者的野心往往是最關心的。

當然了,即使最終證明顧驁野心很大,侯賽因也不怕顧驁會泄密,並且依然要讓合作進行下去:這事兒上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泄密了,以色列人首先會找顧驁麻煩。

所以,侯賽因將軍從來沒有考慮過“滅口”這個選項——如果顧驁今天是以私人身份來的,而且孤身一人,那侯賽因將軍聽完計策、榨幹幹貨後,倒是能考慮考慮“誤傷”。

但顧驁沒這麽傻,他正是仗著自己有半官方的外事身份,才敢“說漏嘴”的。如果沒有這層涉外背書的皮,顧驁根本不會來做這個買賣。

首先侯賽因不可能一次性“誤殺”兩個人,再退一萬步,就算有個“鼴鼠”同時誤殺兩人,還有包處長活著呢。

包處長當時被隔離在另一個地點,真要是連那個都出事了,伊拉克絕對會引起嚴重的外部隱患,結仇一個有核武器的大國,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就算顧驁承諾了“這個成果是我一人研究的課題,沒有對任何人透露過”,但以一個能研究出這種成果的老陰嗶的智商,絕對不會連“把一份東西交給自己的密友、關照對方如果我活著回來那就別打開、如果我死了就把它捅出來”這種後手都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