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我不是這意思啊(第2/2頁)

簡直就是當代雷鋒,新社會好舍友!

好在的是,很快上課鈴聲就響了,任課老師走了進來,老大劉健才從女生中千刀萬剮的眼神中解救下來。

大學的第一節課,大家還是很認真的,蘇望也沒有分心,他現在很享受這種大學生活,畢竟前世上水木大學是他的夢想,現在圓夢了,自然要認真感受下。

第一節課是《營銷管理學》上課的是一位四十多歲的男老師,帶著眼鏡,斯斯文文的。

這節課,這位老師也沒有講書本的內容,而是講了幾個關於營銷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兩個銷售員,前往非洲推銷鞋子,結果發現當地人根本就不穿鞋子,其中一個銷售員說:這裏的人不穿鞋子所以沒有市場,選擇了退出。

另外一位銷售員則是認為就是因為這裏的人沒有穿鞋子,所以這裏的市場一片廣闊。

“我想問一下,在座的同學們,如果你們是銷售員,你們會選擇成為哪一位,選擇第一位的舉手。”

教授問完話後,現場只有那麽幾位舉手,而大部分人都沒舉手。

“看來大家都選擇後一者,都覺得第二個銷售員的想法是對的,對吧。”

台下學生點頭,教授笑了笑,“但是我要告訴同學們的是,真正的市場營銷中,恰恰是第一種銷售員的做法是對的,選擇第二種的,大部分都是因為自己心裏的優越性和英雄主義在作祟。”

“確實,人要有創新精神,但做營銷,尤其是規劃市場和銷售區域的時候,更要考慮的是精準定位,是要考慮到的是企業成本和收益。”

“非洲人民大部分的生活都很貧苦,有時候連溫飽都沒法解決,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給他們推銷鞋子,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多大你們想過沒有?”

聽著教授的話,其他人沒什麽,蘇望臉上卻是露出了認真思考之色,因為這也是他在重生後得出來的經驗。

重生,給了他無限的機會,不說未來互聯網巨頭,就是未來新興的行業他都可以布局,還未出世但未來卻有著十億用戶的微信,還有視頻分享軟件,滴滴打車、還有美團、餓了麽。

這些企業,蘇望都很了解,但他並沒有在這一年的時間去創業,不是因為他不想,而是他很清楚時間還未到,如果現在創造這些企業的話,付出的成本將會是巨大的。

就拿微信來說,能夠紅火有一大原因是因為移動網絡的興起,但這個時候如果創造微信的話,就只能被三大運營商給扼殺掉。

畢竟後世微信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面對著運營商這邊的壓力,如果不是騰訊家大,微信早就死掉了。

視頻分享軟件就更不用說,4G資費沒有下降,有幾個用手機看得起在線視頻,至於美團、滴滴打車,那也是在移動互聯網技術成熟下的產物。

在風投圈有一句話,叫做站在風口上,豬也能起飛。

這個風口並不只是投資們的看好,更包括眼下技術還有環境等各方面都滿足了條件,以國內目前的環境,移動互聯網的項目並不適合現在上馬。

正如這位老師所說的那樣,不能因為沒有,就覺得是遍地市場,有時候沒有就代表條件還未成熟。

蘇望曾經看過不少重生小說,裏面的男主角在千禧年剛開始,就弄出了現在移動時代才有的許多企業,這根本就是不符合實際的。

就拿微博來說吧,早期的微博可以用手機短信發,難道微博就不知道弄一個客戶端app嗎,但首先是手機這邊不怎麽兼容,另外就算兼容,你以為電信運營商就會答應?你以為用戶舍得用高價而又少的可憐的流量來刷這個?

在下載幾張圖片可能就用完一個月流量的時代,有些創意注定是無法實現的。

就拿手機qq來說,語音通話技術難道很難嗎?為什麽要等到2014年才推出來?

手機語音免費通話,也就是網絡電話VoIP能夠實現,第一是基礎技術數字信息處理器價格的下降,其二是基礎網絡帶寬的提高,網速不快,你再牛逼的技術也無法實現清晰流暢的通話。

要想在2010之前實現這些,第一你得幫運營商建設移動網絡,提高網速降低流量費用,運營商靠著通話賺錢,這麽做等於是從虎口奪食,砸人家的飯碗。

第二你還得敦促手機制造商制造支持wifi的手機設備,不然流量是絕對不夠用的。

蘇望記得很清楚,在他上大學剛開始用智能機的時候,一個月流量才百來M,經常在不用手機的時候就把流量給關掉,要用的時候才會打開,就是怕流量會流逝過多。

有些技術沒得到大範圍運用,並不是這技術不成熟,是因為生態圈沒有成熟,尤其是計算機信息技術,都是環環相扣的,一環如果跟不上,就會影響到其他環的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