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第2/2頁)

“高二下學期學校會根據學習成績來調整班級,自己在下個學期被調出了一班分到七班……”

校園路道上,蘇望開始調動腦海中的記憶。

廣豐中學文科一個年級有二十個班,尖子班是一班和二班,剩下的都是普通班,所有沒進尖子班的學生,都會隨機分到剩下的十八個班級去。

“我的成績雖然在班級是墊底,但只是相對於班上的同學來說,在整個學校排名也有一百名左右,底子並不差,如果認真學習的話,就算考不上985,上個一本應該沒什麽問題。”

重回高中校園時代,蘇望並不打算放棄學業,雖然他是一個重生者,靠著對未來的了解,過個小康生活是沒有什麽問題。

但蘇望的野心不止這些,而且他心裏也很清楚,國內社會是一個存在著人脈和關系的社會,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人脈和關系。

2010年之後,傳統行業已經很難誕生新貴,真正草根崛起的只有那些互聯網新興企業,但這些企業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們的創始人普遍都是名校畢業。

名校畢業,不但意味著自身能力被認可,更重要的是可以積累到一定的人脈,這些創始人在公司創立不到幾個月的時間,為何就能夠拿到風投,除了自身創業點子吸引人,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人脈去和那些風投公司搭上線。

社會上90%的財富資源都被3%的精英所把控,而這3%的精英幾乎都是名校畢業,這就會形成一定的人脈圈子,各個大學都還有著企業校友俱樂部,一個非名校畢業的創業者,自然也會被這個圈子所排斥。

後世許多名牌大學都舉辦一些企業班,能夠報名的都是一些比較成功的企業家,這些企業家怎麽可能會不懂企業管理,他們只不過是想要借這個機會尋找人脈進入圈子。

名校的背後,站著的是這個社會的龐大精英團體,有著名校學生的身份,在商業競爭上,許多競爭對手便是不敢動用太過下三濫的手段。

蘇望不怕正面競爭,他怕的便是對手的下三濫手段,所以名校學生便是他的一張護身符。

“2008年,這是快速變化發展的時代啊。”

蘇望感嘆了一句,這個時候互聯網正在以野蠻的形式瘋狂生長,各大巨頭開始攻城略地,選秀節目窮出不窮,現象級人物春哥引發了全民熱議,房價突飛猛進。

老一輩的觀念和年輕人的觀念沖突到了極致,網上可以看到無數責罵90後的言論:非主流、網癮、毀掉的一代,觀念和變化極速的發展。

電子商務崛起、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人們的工作、生活、出行將會迎來巨大的改變。

2008年之前,做手機的只做手機,賣家電的只賣家電,但從2008年之後,行業的壁壘將會越來越薄,跨行業整合將成為許多企業的選擇,而無數的企業就這麽敗給了跟他們完全不同行的企業手上。

柯達將膠卷做到了極致,但誰能想到,幹掉他的不是同行,而是手機。

誰又能想到移動和電信、聯通競爭了那麽多年,通訊費用一降再降,但最後才發現他們的真正對手卻是騰訊。

恐怕康師傅也預料不到,導致他們減產的不是因為今麥郎和統一,而是因為餓了麽。

這也是一個跨界打劫的時代,只要你的觀念跟不上,就將會被社會所淘汰。

……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而現在,重新回到了這個時代的起點,擡頭,看著湛藍的天空,蘇望在心裏默默輕語: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