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天道之理,降龍之理(第2/3頁)

五位傳奇駐守,雖然從來都不缺人,但願意住在鎮江的卻少,基本上都舉家搬到金陵去住。

“素雲叟那個家夥掛印隱遁,我們這些人還琢磨著,誰會成為我們新的同僚,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年輕人,居然還是同鄉,來,喝茶。聽說應虎你走的路數是傳奇金剛境?嗯,這體格形意,就與我們這群老家夥不同。”石聖是一個幹癟枯瘦的老人,若是扔到鄉間,那就是一個田邊務農的老漢。

然而石應虎卻是心中清楚的,像這類年紀偏大的傳奇先天境高手,大多會修煉一些蓄養精氣的法門,有些人練到極境甚至返老還童,功法未催動時是七八歲的幼體狀態,功法催動,直接進入體能巔峰狀態,也是一門自成體系的奇功。

“我師承純陽道宗,若是可以的話,未來還是希望可以突破到先天境界的,我在內功煉氣一道積蓄淺薄,傳奇金剛境更多的是拜天生稟賦所賜,甚至還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影響氣道的修行,福禍相倚啊。”對方是前輩,因此石應虎雖然並沒有喝茶,但依然執禮嚴謹。

“條條大道通紫宵,你這是天生就住在紫宵宮,你這如果都能算是禍的話,多少卡在傳奇境界下面卡了一輩子的武者,豈不都應該一頭撞死去!?”雙方大略交談一番,相處還算融洽,然後石應虎就起身告辭離去了。

石應虎臨走前,石聖告訴石應虎,在成為鎮江駐守後,鎮江圖書館內的武道典籍就可以隨意閱覽了,這也是駐守福利之一。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鎮江有多少人,想要修學一門低中級功法就要傾盡家財,付出巨大代價,而在成為傳奇武者後,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就可以輕易獲得當初做夢想要獲得而難以獲得的。

很奇怪,很矛盾。

但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一點都不矛盾,換一個角度來理解就很清晰了:

很多人經常抱怨自己的收入低廉,配不上自己的付出,並揚言:“他不給我這個數,我明知道這樣幹好,我也不這樣幹,一分錢一分貨。”

但實際的情況是,應該是你先這樣幹好了,然後才能獲得更高的薪水。

許多人把成功的順序顛倒了,並不是給了你成功的福利,然後你再去努力成功的,而是你先去努力了,然後才有機會獲得成功的福利。

石應虎當年想練一套虎形拳,家裏都沒有足夠的資源供他去修學,現而今自身晉升傳奇境界,各種中高級武功看不完的看,練不完的練,正所謂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這就是社會運行機制與馬太效應的基礎脈絡。

這個社會,僅僅只有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的精英,可以充分享受這個社會的資源。

……

赤陽湖小區,石家別墅。

“媽,我回來了。”一邊進門換鞋,石應虎一邊這樣喊道。

“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你不是說你去上班嗎?”

“駐守的工作從來都很閑嗎,大部分時間是要自己鍛煉修行,而不是坐辦公室裏混時間。”老媽正在做飯,石應虎進廚房叼了一塊肉,被老媽拍了一勺子然後就跑掉了。

“媽,你這麽捶我就算了,可千萬別用同樣的力量去捶小鳳和我爸啊,你會把他們開瓢的!”

“先別跑!過兩天親家要來咱們家吃家宴,你到時候可不能又缺席,聽到沒有,這死孩子。”

“嗯,聽到了。”石應虎、石小鳳都沒有婚配,石媽說的親家,指的當然是白家,大哥石應龍娶了白嘉琪,在這段時間連婚事都已經辦了。

對於這門親事,石應虎也說不上是好是壞,是得是失……大哥開心,他喜歡白嘉琪,而“喜歡”這種事,本來就不分對錯好壞亦或得失的。

當天下午,石應虎練了一陣虎鶴雙形醉與刀法,晚上吃過晚飯後,開始領悟十八缺三掌。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領悟參練十八缺三掌了,只是想的多,真正動手去練的時候則很少。

相比刀法,拳法掌功相對更吃內功修為,越是高級頂級的拳法掌功,真氣消耗越是誇張。

尤其十八缺三掌甚至誇張到神武系統專門提示,內功不足而強練者,會導致癱瘓的地步。

因此參悟歸參悟,但性子一向很穩的石應虎對此掌法卻僅僅只限於修煉招式,並不催動真氣去運行。

閉關石室內,一時間傳來陣陣勁力破空聲,雖然不催動內功真氣運行,十八缺三掌的效力就失之七八成了,但僅僅只是這套掌法的外功招式,也令石應虎覺得受益匪淺,無愧其“第一陽剛絕學”頂級掌法的稱謂。

“無愧是掌法武學中的巔峰絕詣,一經修持,神意相合,許多掌勁微操的要求,若非我有氣血系武學大成底子,根本就覺得難以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套掌法剛猛太過,若修煉時沒有足夠的內功修為化解,掌力一吐傷人亦傷已,我在沒獲得高級太極神功前不能真正修煉它,甚至高級太極神功沒修煉到一定地步前,都不能修煉這套十八缺三掌……不過在招式意境上卻可以日日參悟演練,追求早日達神意的合一。”說來也是很巧,當年石應虎為修煉八卦刀法奧義,曾經苦苦參研過易經,而這套十八缺三掌當中同樣充斥著易經之理,只是更加深奧高妙,反過來刺激石應虎更進一步提升了對八卦遊龍刀法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