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9章 各持己見(第2/2頁)

贊揚!贊揚!還是贊揚!一個接著一個,簡直停不下來,即使是給予了中評的媒體也絲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考慮到這是一部商業電影,那就更加不可思議了。那麽,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仇恨者們勢必認為,這又是一部套路化的“商業吹捧”,也許藍禮的表演確實不俗,但商業電影的重點怎麽可能是表演呢?可以是特效,可以是故事,可以是主角魅力,但……表演?這確定不是玩笑嗎?

支持者們卻不會在乎,因為藍禮已經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演出證明了自己的優秀,此前在“速度與激情5”和“明日邊緣”之中,藍禮的表演就備受贊譽,那麽在“星際穿越”裏又為什麽不行呢?也許其他演員在商業電影裏的演出沒有能夠彰顯光芒,但不代表著藍禮也不行,更何況,“地心引力”的案例就在不久之前呢。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但不可否認的是,媒體綜評也再次展現出了專業影評人不為所動的堅定——撇開頒獎季裏的負面言論不說,其實影評人們對於“地心引力”和“醉鄉民謠”的肯定觀點從來都不曾改變過,這也是藍禮能夠連續第四年贏得奧斯卡提名的強有力支持點,現在,影評人們也依舊保持了相對客觀,為藍禮送上贊譽。

經歷了頒獎季的低谷,又經歷了奧斯卡的錯過,人們更多還是在期待著聖丹斯電影節上備受矚目的“爆裂鼓手”,期待著這部作品成為藍禮展現演員魅力的閃光時刻;但誰能夠想到,“星際穿越”在暑期档就率先完成了如此壯舉,以商業電影的外殼展現出了藍禮對表演的強大掌控力,再次贏得一片掌聲!

回暖勢頭居然來得如此之快!

但認真想想,嚴格來說,其實藍禮從來都不曾真正跌入低谷或者陷入困境,那麽,“回暖”也就無從說起了。

“星際穿越”的贊譽和追捧,更多是短暫的顛簸和坎坷之後,重新給予了藍禮應得的待遇,這才是更加恰當的說法——比起回暖和上升來說,以藍禮現在的業內地位來說,持續“突破”的空間著實有限,重回原本位置,這就已經足夠了。

從差評和中評的混亂,到好評的熱浪,“星際穿越”的媒體綜評在萬眾矚目之下閃亮登場,四十九家媒體的綜合評論最終落腳於七十九分,遺憾地沒有能夠邁過八十分門檻,躋身“優秀”行列,這也是藍禮自“超脫”以來,媒體綜評最低的一部作品。

但是,七十九分真的太低了嗎?準確來說,應該是藍禮的作品好評標準太高了,橫向比較諾蘭的其他作品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記憶碎片”,八十分。

“致命魔術”,六十六分。

“蝙蝠俠:俠影之謎”,七十分。

“蝙蝠俠:黑暗騎士”,八十四分。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七十八分。

“盜夢空間”,七十四分。

換而言之,“星際穿越”的媒體綜評在諾蘭個人作品中高居第三位,僅次於“黑暗騎士”和“記憶碎片”兩部作品,輕松超過了“黑暗騎士崛起”和“盜夢空間”,如此分數已經非常難得,影評人口碑到底是好是壞也就沒有疑問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把“星際穿越”放在今年暑期档之中,與同時期上映的商業電影競爭對手一較高下,七十九分的媒體綜評到底可以擺放在什麽位置,也就一清二楚了。

“美國隊長2”,七十分。

“裏約大冒險2”,四十九分。

“超驗駭客”,四十二分。

“超凡蜘蛛俠2”,五十三分。

“哥斯拉”,六十二分。

“X戰警:逆轉未來”,七十五分。

“沉睡魔咒”,五十六分。

暑期档揭幕已經足足兩個月時間了,制作成本在一億以上的大型項目,媒體綜評達到及格線的作品只有三部,“X戰警:逆轉未來”目前是口碑之王,“美國隊長2”緊隨其後,“哥斯拉”則勉強達到了上岸水準。

現在,“星際穿越”登場了,這部作品七十九分的評價,輕輕松松超越了一眾競爭對手,成為了暑期档目前為止媒體綜評最高的作品,這也再次證明了,“諾蘭加上藍禮”的搭档組合,依舊是作品口碑的保障!

此前,華納兄弟宣布電影提档的行為,引發了無數猜測,甚至還有人認為“星際穿越”因為成品質量太過糟糕而淪為棄子,很有可能成為藍禮職業生涯的第一次滑鐵盧;但現在,一切謎底都揭曉了:

這依舊是2014年暑期档最值得觀看也最值得矚目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