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8章 主角氣質

傑夫和藍禮並肩而行,在派對的喧鬧人群之中穿梭。

出人意料地,藍禮並不話多,沒有嘰嘰喳喳、迫不及待地套近乎,或者是表現自己,也沒有阿諛奉承地表達自己的敬意和迫切;仿佛真的是前來參加派對,間或地聊著這兩天威尼斯沙灘的浪頭,又或者是朗姆酒的不同品牌和年份。

但,就是這些看似隨意的話題,傑夫卻屢屢能夠有所收獲,了解到一切自己不曾聽說過的事實。這對於傑夫來說是十分不可思議的,在好萊塢打滾多年,而且是華納兄弟位高權重的實權人物,他的見識和底蘊已經非同小可了,可是與藍禮的交談,卻還是受益匪淺。

這樣的交談,輕松寫意,引人入勝。不過是短短的十分鐘,傑夫內心深處居然滋生出了一種忘年之交的親切感,那淵博的學識、從容的氣質、優雅的舉止、深厚的底蘊,隱藏在俊朗的皮囊之下,不經意間,讓人為之吸引、為之折服。

好萊塢的演員數不勝數,注冊在案的就有六十多萬,而暫時沒有注冊演員工會的業余演員們、學院學生們、外外百老匯的表演愛好者們、懷抱著演員夢想的普通人們,數字就更加龐大了。但,卻不是每一名演員都可以成為主角的,尤其是商業電影。

成為一部商業電影的主角,在演技之外,其實最為重要的是形象——所謂的形象,不僅僅是外貌,也不僅僅是氣質,而是一種讓觀眾感受到主角光芒的魅力和氣場。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為“主角光環或者霸王之氣”,這說起來有些粗俗,但在現實生活中確確實實是存在的。

在挑選商業大片男主角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讓演員站在鏡頭前,展現最普通、最生活、最自然的非表演狀態,看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足夠的魅力、足夠的氣場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可以理解為,是否能夠被觀眾接受;也可以理解為,是否能夠吸引特定群體;還可以理解為,是否適合電影男主角的設定。

如何理解只是一個方式,核心意義還是一樣的。

好萊塢經過百年沉澱,商業電影的蓬勃發展也將近半個世紀,積極正面一點來說,各大電影公司對於商業電影的運作了如指掌,他們可以輕易地選出適合市場的演員來擔綱重任;消極負面一點來說,各大電影公司已經形成了慣性,挑選演員時有著一貫的審美標準,同一類演員往往能夠成為商業電影的主角,繼而衍生了出了一大批花瓶式的偶像演員。

但不管如何表述,“有些人天生適合成為主角”,這在好萊塢是真實存在的。

比如說,“雷神”之中,湯姆·希德勒斯頓沒有能夠成為托爾,就是因為試鏡導演認為他沒有超級英雄的氣質;再比如說,瑞安·雷諾茲就被認為長了一張自帶光環的臉,除了“死侍”和“綠燈俠”之外,“超人:鋼鐵之軀”、“閃電俠”、“蝙蝠俠”等等,幾乎每一部超級英雄電影開始選角的時候,他都會進入候補名單。

除此之外,約翰·卡拉辛斯基(John Krasinski)錯過了“美國隊長”,傑克·吉倫哈爾錯過了“蜘蛛俠”和“蝙蝠俠”;當然,還有泰勒·克奇連續拿到了“超級戰艦”和“異星戰場”兩個重磅角色,這都是同一個道理的延續。

成為電影主角,這不容易;成為商業電影主角,更不容易;成為超級英雄主角,要求更加嚴苛。腦補一下,尼古拉斯·凱奇版本的“超人”,也許會更加直觀。

這也是商業大片的試鏡如此復雜困難的原因。一輪又一輪地篩選,一次又一次地試鏡,其實考驗的不是演員的演技,更多是演員的氣質和氣場,必要的話,還有演員與角色的契合度,演員與其他演員的化學反應——比如說“灰姑娘”電影版之中,兩位主角的愛情來電指數,這對商業電影來說是無比重要的。

他們不斷試鏡,不斷更換面試官,不斷切換不同的受眾視角,不斷更改試鏡主題,包括今天的試鏡,所有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他們需要看看演員的身上是否具有超級商業大片男主角的氣質。

藍禮在獨立藝術電影裏的出色表現,有目共睹;藍禮在“速度與激情5”裏的優秀表現,也證明了市場價值。但,超級商業大片,而且還是男主角,這卻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回事——氣質出眾、魅力十足、演技紮實、受眾廣泛,這一切都不能保證超級商業大片取得成功,喬治·克魯尼的“蝙蝠俠與羅賓”就是整個好萊塢信奉的金玉良言的最佳反例。

在今天之前,藍禮已經經過了層層試鏡,傑夫自己觀看過了試鏡錄像,而且也傾聽了其他面試官的意見——好評居多,挑剔也有。就傑夫自己而言,其實他更加傾向於布拉德來擔任“明日邊緣”的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