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7章 疑似天才(第2/2頁)

翻閱一下報紙,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樣關於聖丹斯的新聞,“愛瘋了”都輕而易舉地占據了頭條重磅的位置,要麽是一票難求的盛況,要麽是媒體贊譽的狂潮,要麽是觀影之後的喧鬧……這部作品儼然已經成為了過去四十八小時之內最受關注的電影話題,即使比起頒獎季的熱鬧來說也毫不遜色。

那麽,這一切似乎就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但,這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家媒體,不是隔三差五就驚呼“天才出世”的“名利場”,也不是把“天才”當做形容詞來使用的“娛樂周刊”,這是“紐約時報”,獨一無二的“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全美第一權威大報,平時主要以政治、經濟、社會等嚴肅新聞為主。雖然說為了與時俱進,娛樂新聞自然也包含其中,但報紙的整體風格依舊比較嚴肅工整,關於電影之類的娛樂新聞也更多展現出了專業的姿態。

毋庸置疑的是,他們的影響力冠居全美,即使在全球範圍內也是頂尖之中的頂尖,每一篇新聞都足以代表北美大陸東岸精英階層的主流意見,不僅僅是娛樂方面,又或者是經濟方面,而是真正地具備全方位撼動社會、改變生活的強大能力。

現在,就在頒獎季喧囂甚篤的當口,“紐約時報”發布了如此專題。雖然說,不是在實體報刊上,而是在官方網站上,但其權威性和專業性依舊沒有折扣,毫無保留地為藍禮冠上了“天才”之名,這一影響力,著實難以估量。

從聖丹斯經過雅虎社區的網絡傳播,傳遞到了“紐約時報”這樣的傳統權威媒體;然後“紐約時報”的強大影響力又經過雅虎社區的醞釀和發酵,在網絡上引爆了議論狂潮,最後重新輻射到聖丹斯。

伴隨著強烈的關注度,藍禮又一次站在了聚光燈之下,連帶著,“活埋”和“愛瘋了”這兩部作品也都聚集了來自北美各地的灼熱目光。

誰能夠想到這樣的結果呢?

一部投資三百萬,制作班底來自西班牙的“偏遠地區”,導演和主演都是無人知曉的無名小卒,宣傳費用甚至還不到五十萬美元;一部投資二十五萬,制作團隊是……英國為主的班底,被好萊塢嫌棄的“外來人士”,劇組成員都是在獨立電影打滾的邊緣人士,宣傳費用基本為零。

但就是這樣兩部獨立電影,卻因為藍禮而聯系在了一起,“活埋”的優異口碑成就了“愛瘋了”在聖丹斯的名聲,而“愛瘋了”的出色表現又推動了“活埋”在頒獎季的步伐,很難割裂開來說,到底是誰對誰的幫助更大一些。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兩部宣傳階段舉步維艱的作品,卻另辟蹊徑地守望相助。

臉書和照片墻之上,“藍禮奧斯卡提名”的話題,強勢上位,在“紐約時報”的逆天號召力帶動之下,已經進入了全球熱門話題趨勢,引發了網絡上的熱議。

但有趣的是,“太平洋戰爭”已經播放完畢,DVD光盤暫時還沒有發售,HBO的點播回看是唯一收看途徑;“活埋”的公映院線數量還沒有超過一千五百間——換而言之,小眾之中的小眾,目前累計票房數字也證明了這樣的觀點;而“愛瘋了”才剛剛登陸聖丹斯電影節呢。

也就是說,即使大家想更多地了解藍禮,他們也找不到有效途徑。這種感覺真是……憋屈。

無數網友們開始在網絡上發泄自己的情緒。

“艾特藍禮·霍爾,我想看你的作品,要到哪裏去看啊?”

“誰知道藍禮·霍爾的臉書或者推特?為什麽我都找不到他的信息?”

“新布朗費爾斯的電影院裏,‘活埋’已經下線了,哭暈在廁所。”

“天哪,坐標丹佛,我走了三間電影院,居然都買不到‘活埋’的票呢!誰能告訴我,我要怎麽才能看到這部電影嗎?”

“有人知道藍禮·霍爾是誰嗎?為什麽大家都在說他,我搜了搜,找不到他的作品啊。”

“誰能夠借我一套‘太平洋戰爭’,我想要看看那個家夥到底好在哪裏。”

“去他媽的藍禮·霍爾,作品一部都看不到,就那些影評人在自嗨,什麽鬼!”

……

推特和臉書上,關於藍禮的話題著實數不勝數,甚至不惜破口大罵,但這也無濟於事。看不到,就是看不到。

相對而言,現在正在帕克城的觀眾們無疑是幸福的,即使一票難求,但至少,他們可以找得到電影院,守候在門口,靜靜等待著觀看“愛瘋了”的機會。

“來自帕克城的問候,買到‘愛瘋了’的門票了!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