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0章 惡搞喜劇(第2/2頁)

盡管如此,“惡老板”上映之後還是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和“宿醉”一樣是三千五百萬的投資,最後在北美收獲了一億一千七百萬的票房,全球票房也達到了兩億零九百萬,著實讓新線影業小賺了一筆——新線影業此時已經被華納兄弟收購,是華納兄弟旗下的廠牌。換而言之,華納兄弟先後從“宿醉”和“惡老板”兩部作品身上取得了成功。

“宿醉”後來拍成了三部曲,“惡老板”的續集自然也提上了日程。不過,後來的“宿醉”第二部著實難以讓人滿意,可以說是賺了票房輸了口碑,以至於第三部的票房和口碑都出現了跳崖式下滑;“惡老板”也是如此,第二部就出現了全面崩盤,自然也就沒有了第三部的計劃。

盡管如此,“惡老板”依舊可以說是一部成功喜劇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當藍禮看到手中的劇本居然是“惡老板”時,不得不佩服安迪的大膽和果決,單純從劇本前二十頁來看,這的確是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劇本,但角色的挑戰難度也十分嚴峻。

以藍禮的年齡來說,他自然不可能出演老板,只能出演職員,而三個職員都各有各的苦楚。

尼克是被蹂躪的角色,在故事前半段,他表演難度相對比較低一些,主要展現出加班一族的苦逼和折磨,按照劇本走就可以了,個人發揮空間有限,但後半段他的反轉則會更加明顯,從井井有條變成混亂不堪,從睿智精英變成愣頭青。

科特是糾結的角色,老好人的熱心形象之下,卻要忍受著老板的貪婪和惡心,這個角色頗有意思,表面看起來是那種典型的正人君子,可是卸下防備之後就會變得愚蠢,那種反差萌著實讓人噴飯。

戴爾是被侵犯的角色,簡單來說,他就需要像柳下惠一樣,面對各種誘惑、各種勾引卻坐懷不亂,重點是,偶爾被直接攻擊了男人的重點部位,他的羞澀和慌亂更是讓人忍俊不禁。可是他又不是那種道恩·強森那種荷爾蒙爆表的男人,更像是……好基友裏承受的那一方。

可以說,三個角色各有各的特色和精彩,表演難度自然也有所不同。

如果由藍禮來挑選,他個人認為,尼克的表演難度是最低的,角色本身的落差和內涵都相對有限,更像是整部電影裏扮演假正經的存在,避免電影荒腔走板地徹底耍馬戲起來,但挑戰難度也最為平庸。

科特和戴爾各有千秋,科特是犯蠢達人,那種憨厚和愚蠢之間來回搖擺的感覺,表演起來肯定十分有趣;而戴爾則是逆來順受的受氣包,飽受著老板鹹豬手的困擾,卻又不能反抗,僅僅只是在腦海裏腦補一下表演,就足以讓人捧腹大笑了。

這兩個角色無論飾演哪一個,那都將會是顛覆性的表演,尤其是戴爾。不過,比起三個職員來說,藍禮覺得是三個老板的角色更有挑戰性,那才是真正的破格演出。可惜的是,他的年齡太年輕了,不太適合。哪怕他的靈魂此時已經足夠蒼老了。

這著實是一個遺憾。

藍禮對喜劇的劇本沒有太多研究,但他卻知道,“惡老板”的一大遺憾之處就在於,劇本對三個老板角色的定位十分清晰準確,猶如手術刀一般,這給了演員更大的表演空間,角色十分容易出彩,同時也賦予了電影更多笑點;但三個職員角色卻不夠明確,反而有些混淆,一樣的犯蠢、一樣的憋屈、一樣的糊塗,這導致笑點會有些重復,反而不太容易迸發出火花。

如果編劇可以給三個角色更加清晰的發展主線,對應三個老板,那麽作品整體質量會提高一節。不是說角色的深度或者表演的厚度,而是說角色自己迸發出來的笑點,包括角色的性格設定、搞笑風格諸如此類等等——喜劇,核心要義就在於讓觀眾發笑,這也是演員最重要的任務,不是嗎?

但退一步來說,挑戰喜劇表演,無論是三個職員的哪一個角色,對藍禮來說都是無比困難的,因為喜劇的表演方式和節奏都和正劇有所不同,即使是犯蠢,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逗觀眾發笑的。換而言之,喜劇需要真正的“喜劇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