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又一次深深觸動(第3/4頁)

躺到床上,賈士貞心亂如麻。從這次到陵江來開始向前回憶,他覺得組織部門考察幹部太有些程式化了,上面定好圈子,下面畫好線,考察幹部的人只依此行事就好。群眾只看到組織部多威風,誰知道這裏也只是表面文章、文字遊戲,自己不能主張出一張牌。組織部的工作真的太微妙了,王學西因為有了仝世舉當上了副廳、正廳,而他表哥胡耀先不也是因為他當上了副縣長嗎?更讓他難以忘懷的是在陳圩鄉門口,群眾義憤填膺的情緒和華義彬,還有那個落選鄉長。隨著他職務的升遷,權力的增大,又會有多少人因他而被提拔呢?什麽是組織?組織說到底最後就是一個人!這個人和張三搭上線了,張三就官運亨通,和李四密切了,李四就前途無量。究其本質,還是體制問題。在現行的幹部管理體制下,叫任何一個人來從事這項工作,都必然會出現這樣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要克服在幹部問題上個人權力的作用,就要從根本上解決體制問題,要有切實可行的監督機制,才能防止個人說了算。

夜已經很深了,賈士貞收住自己茫茫的思緒,竭力讓大腦平靜下來。

早飯之後,賈士貞說今天想聽聽縣直機關一些部委辦局的負責人的意見。第一個來談話的是縣委辦公室主任,就是高嘉說的那位年齡偏大的主任。賈士貞一看,此人恐怕已經五十多歲,也許那是高嘉的真心話,但後半句就顯得水分太大了。賈士貞也不想問他的姓名,只想聽聽他的意見。這位主任顯得十分沉穩,句句話都恰到好處,既不損害任何人,也不突出某領導,理論多,實際少,宏觀多,微觀少。更是閉口不談具體事例。這大概就是他多年來在縣委領導身邊得出的經驗,否則也不可能在縣委辦主任的位置幹到今天!

談話難以深入,人人都是一套放到桌面的套話,這也難怪,人家大權在握,誰敢冒著身家性命去玩!那不怕死的亡命之徒畢竟太少了。

下午,賈士貞說自己要看材料,讓於明和李曉峰與那些部委辦局的負責人談話。他不想聽那些大同小異的套話了,說是看材料,實際上是在臥室裏考慮問題。來陵江縣才三四天,說什麽也要蹲一個星期,不然怕領導說他太草率了。突然他又想到華義彬的事,這樣一個年輕幹部,又有群眾基礎,確是一個難得的基層幹部,卻沒有一個很好的工作環境,賈士貞心中自有些憤憤不平,但又想,這又不是自己管的範圍,不覺有些猶豫和矛盾。於是開了門,把李曉峰叫進臥室。

賈士貞給他倒了一杯水,兩人點著煙,賈士貞說:“曉峰,你知道陳圩鄉前兩年縣委安排的鄉長落選了,而參選的副鄉長當選鄉長的事嗎?”

李曉峰說:“聽說了,有什麽問題嗎?”

賈士貞搖搖頭說:“不是有什麽問題,我昨天在陳圩鄉,聽說這個情況,那個落選的鄉長現在是鄉黨委副書記,過去的分工沒調整,而他和鄉黨委書記關系又不一般,選舉的鄉長也就成了擺設了。”

“這情況倒是不清楚,既是這種情況,縣委組織部有責任哪!我來找唐部長談談。”

賈士貞沉思一會兒說:“曉峰科長!”賈士貞這一說就顯得他們倆的關系頓時親近了不少,李曉峰望著賈士貞,臉上始終露著笑意。“這個鄉長叫華義彬,農學院畢業,有群眾基礎,應該大膽地培養才是。現在的幹部風氣越來越壞,要麽靠人,靠關系,要麽……”他想說“要麽靠錢”,可他覺得他這樣說不妥當,就收住了話題。

李曉峰自然明白賈士貞的意思,說:“賈處長,我們都是組織部門搞幹部工作的,你比我更清楚,現在理論上講得好聽,幹部‘四化’標準,但都是理論上說說,實際上還不是誰有權誰就說了算的,沒有關系,再好的人才,也不可能有人推薦。幹部的推薦、使用已成了個人好惡、討好、拉幫結派的最好手段。省裏我不知道,地區、縣裏這種情況在所難免。”

賈士貞說:“所以,”他沒有對李曉峰的話加任何評論,“我想,像華義彬這樣的幹部,也要給他機會,這樣幹部如果提到縣委副書記、副縣長的位置上,他一定會比那些人幹得更好。你說呢?”

李曉峰先是有些震驚,後來也就平靜了,笑笑說:“那自然,賈處長,在鄉黨委書記、鄉鎮長、縣部委辦局主要負責人位置上,像華義彬這樣的幹部肯定多得很,但是符合縣委書記口味的,或者說縣委書記真心實意推薦的能有幾個!我說一個事給你聽聽:我們地區下面有個縣,有一個鄉黨委書記,工作一般,能力一般,無論從什麽角度,縣裏提拔副縣級幹部肯定是輪不到他的。說來也怪,那年省裏下來的扶貧工作隊,工作隊副隊長、省某廳局的領導恰和那個鄉黨委書記是大學裏的同班同學,沒過多久,這位副隊長便向縣委推薦那個鄉黨委書記任副縣長。縣委書記先是一愣,立馬說,我們縣委也是這樣考慮的,縣委書記就拉著那個工作隊副隊長到地委組織部找部長,那個鄉黨委書記不久就當上副縣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