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借調秘密(第2/4頁)

記得“文化大革命”中,三十五歲的賈顯達正在地委組織部副部長的位置上,那些造反派批鬥他時問他:“為什麽你總是提拔你了解的人、身邊的人?”他當時一氣之下說:“正因為我了解他才提拔他,我不了解的人怎麽提拔?難道從大街上隨便拉過一個人來提拔嗎?”為了這句話,他被批鬥了整整一個星期,還被造反派打了幾個嘴巴。

話是那樣說了,但實際上,他在當地委組織部長那些年,很少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私利,也沒有在提拔幹部的過程中討好過誰,更沒有向誰透過風、報過信。

駝銘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年輕幹部,那年省委組織部要烏城地委組織部推薦一名青年幹部。當時剛剛擔任幹部科長不久的駝銘,是賈顯達心中最有前途的年輕人,是否把他推薦給省委組織部,他確實是經過一番思想鬥爭的。駝銘最初只是烏城地區須臾縣白存公社的一名普通教師,和他賈顯達沒有任何關系,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縣教育局見到了駝銘,這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落實政策後,賈顯達到地委任常委組織部長,急需用人,他便把駝銘從白存公社中學一下子調進地委組織部。現在他決定讓駝銘去省委組織部了,這是因為他清楚地知道一個幹部到了省委組織部,就意味著將來要跨入高級幹部的行列。

像駝銘這樣的年輕幹部,到了省委組織部三五年是提不了副處長的。但是他看到了駝銘的發展前景,於是賈顯達給省委組織部的一位副部長打了電話,說駝銘是一名優秀的年輕幹部,現在只有三十二歲,地委組織部本來準備讓他到縣裏任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的,但現在他們還是忍痛割愛,本著對駝銘本人負責的原則,他想在駝銘調走前明確副處級,然後再調往省委組織部。省委組織部同意了賈顯達的意見。

那關鍵時刻,這關鍵的一步,對駝銘後來的進步也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當時賈顯達對他的關心,是淳樸的,沒有任何私心的。這件事也就更讓駝銘永遠銘刻在心。

十年,在省委組織部這幢五層紅樓裏,駝銘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地度過了不平凡的歲月。除了中間調到梅州地區當了三年地委常委、組織部長,他在這幢五層紅樓裏度過了七年的金色歲月。現在,四十三歲的駝銘成為省委組織部一名常務副部長。難得空閑下來時,他在心頭那一瞬間便會想到:“偶遇一貴人,便為人上人。”自從他進入這幢五層紅樓之後,對於他來說人世間所有的道路似乎都筆直、平坦,裝飾著鮮花和綠茵。不知為何,他自己從來不有意去爭奪什麽,也不知道為什麽,省委組織部的那些處長們都不是他的對手。對於未來,他不去想、也不願想,他知道在這個崗位上,他的年齡意味著什麽。

在賈顯達的病榻前,駝銘情深意切地緊緊抓住老部長那柔軟而瘦弱的手,流下了感激的淚水,希望老領導千萬要保重身體。一番語重心長,共訴衷腸之後,駝銘留下兩千元錢就要告辭了。

就在駝銘要告別的時候,賈顯達長長地嘆了口氣,一雙渴求的目光看著駝銘,駝銘心裏一陣酸楚,慌忙扶著老領導說:“老領導,有什麽困難嗎?有話盡可對我說。我駝銘一定竭盡全力幫助您。如果願意的話,我派人把您接到省城去,找最好的醫生,我希望您盡快恢復健康。”

“哎,駝部長……”

駝銘立即打斷他的話:“不,老領導,請你千萬不要這樣稱呼我,你叫得我的心裏發慌啊!您還像當年那樣,稱我小駝吧!”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人們都喜歡聽好話,稱職務也是一種交際,一種尊重嘛!”

“不,老領導,你我之間不是這樣的,在您面前我永遠是一個學生!”

“駝銘啊!我搞了一輩子組織工作,經我手提拔的大小幹部不計其數,不少人已經到了高級幹部的崗位上,我一輩子沒為自己搞什麽特權。”賈顯達含而不露地說了這麽幾句話,倒讓駝銘雲裏霧裏半天摸不著頭腦了。

從地委組織部到省委組織部,十多年的組織工作,駝銘感慨太深了。中央文件三令五申要選拔德才兼備的“四化”幹部,那只不過是一種高深莫測的理論。誰是“四化”幹部?某個領導的目光落到誰的身上,讓組織部去考察,再定下圈子找那麽幾個人談話,考察的人回來再按照領導意圖一描繪,那這個人就成了德才兼備的“四化”幹部了,按照那些考察材料,不要說提拔縣處級、廳局級,那是夠得上英雄模範的標準,當個副總理也綽綽有余!換言之,如果你得罪了一把手,你有天大的本領也休想提拔半級。所謂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少幹部,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工作平平的人不斷提升,這其中飽含多麽深奧的重大哲學命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