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墊腳石,絆腳石(第5/18頁)

“我們得行動了!”趙守禮突然出其不意地說,“等省委組織考察一結束,我們就去一趟省城,趁熱打鐵,鞏固老關系,發展新關系,一定要搶在衛國華的前面,不愁代市長不是你的。”

蘇一瑋一聽就笑了說:“行啊,守禮,多日沒深談,沒想到你的政治敏感性已經超過了我,當刮目相看。”

趙守禮呵呵一笑說:“哪裏,我這還不是跟你學的嗎?”

送禮大學問

謝長順一行剛走,蘇一瑋和趙守禮隨後踏上了去省城的路。行動之前,他倆費了不少心血,給誰送,送什麽,送多少,怎麽送,無一例外地做了一番認真的計劃和籌措。從表面上看,送禮很簡單,其實,這裏面的學問很多。首先,你必須摸清對方的底細,他喜歡什麽,或者不喜歡什麽。只有掌握了他的特點,才能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其次是方法論的問題,根據不同的送禮對象,采取不同的方法。雖說送禮者和受賄者都心照不宣,送的人知道我為什麽要給他送,收禮的人也知道他為什麽給我送,但是你還必須要找一個恰當的理由,讓對方能夠接受,你自己也好有個台階下。你面對的官人地位越高,你就越要講究方法,因為他們畢竟不同於村長、鄉長這一層面的幹部——這個層面中的個別人,在他們眼裏,什麽都缺,什麽都需要,只要你送,他就敢收,甚至你不送,他也要。他們的素質,他們的生存狀況決定了他們只能如此。可是高官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手中有的是權力,他們的生活富有奢侈,給他們送禮的人多得是,如果你不講究一點方式方法,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壞了大事。當然,這裏面也有遊戲規則,一旦對方接受了你的重禮,就意味著他答應了你的某種要求,他就會不遺余力地為你辦事。如果萬一因種種原因無法兌現,要麽他會退還給你,要麽他會在別的方面給予補償。這是官場中的聰明人。自然,也有人不遵循這種遊戲規則的,事情沒有辦成,也不退禮,其結果,行賄者惱羞成怒反了水,受賄者為此中箭落下馬。

蘇一瑋他們來到省城,已到了吃晚飯的時候,登記好賓館,住下洗漱畢,在樓下匆匆吃了一點,就來到屋裏,一邊有一搭無一搭地看電視,一邊等天黑。送禮不僅要講究方式方法,而且在時間上也有很多的講究。領導幹部都很注意自身形象,如果你大白天闖到他的辦公室去送禮,搞不好就會把事情辦砸。如果你到他家裏去送禮,最好不要中午去,那時候領導正午休,你若將他的休息打斷,他雖嘴上不說,其實已經被惹怒了,一看你這麽沒規矩,本來能辦成的事情也不願意給你辦。最恰當的時間就是晚飯後,天黑了,既不被外人發覺,領導的心情也很放松,這時候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不容易等到《新聞聯播》播完,從窗戶朝外一看,天已擦黑,他便撥通了馮副書記家的電話。電話一通,他就畢恭畢敬地說:“馮書記你好,我是西川的蘇一瑋,今天來省城辦了點事,不知道書記現在有沒有空?如果方便的話,我想過去看看老領導。”馮副書記說:“是一瑋呀,到省城來了,你還客氣啥?我現在就在家,你就過來吧!”掛了電話,蘇一瑋一下興奮了起來,立馬收拾好東西,就和趙守禮出了門。他們主攻的第一目標是馮副書記,其次是謝長順。驅車來到省委家屬院,把門的民警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嚴格的證件審查,並按要求讓他們認真填寫了登記表才放他們進了院門。車剛開到一號樓,正要拐進去,趙守禮突然對司機說:“直走,別拐進去。”蘇一瑋有點不悅地說:“一號樓到了,你是不是搞錯了?”趙守禮說:“沒有搞錯,一號樓是到了,可是,我剛才看到了衛國華的車也在那裏,我們避一下,不能讓他發現。”蘇一瑋說:“你看清了?”趙守禮說:“西G00009號,我看清了,不是他的車還能是誰的?”車停到一個隱蔽處,蘇一瑋若有所思地說:“看來,他也行動了。幸虧你發現了他的車,要不然撞到一起多尷尬。”趙守禮說:“真他媽的冤家路窄。不過,他肯定上了謝部長家,我們先去馮書記家,未必能對了頭。”蘇一瑋說:“那也未必。你認識馮書記,難道他就不認識?還是等一等吧,小心不為錯。”趙守禮說:“我下去偵察偵察,了解一下他的動向。”說著便打開車門出去了。蘇一瑋說:“注意他車裏面的人,不要沒有偵察到什麽,反讓他發現了你。”趙守禮笑了一下說:“請領導放心。”

看著趙守禮漸漸消失在黑夜中的影子,蘇一瑋腦海裏仿佛拉開了一道遙遠的風景線。在他擔任縣長、縣委書記的多年裏,就是這位時任辦公室主任的趙守禮鞍前馬後地侍候著他,後來他當了副市長、常務副市長,趙守禮也隨之被提拔為教委副主任、主任。雖說現在也成了正局級領導,但對他仍是忠心耿耿。像趙守禮這樣知恩圖報的幹部現今真是難得,不像有些白眼狼,一旦翅膀硬了,會飛了,就往高枝上攀,哪管你對他有恩無恩。他想如果這次自己真當上市長了,就想辦法讓趙守禮當上政府秘書長,然後再過渡一下當副市長。事實上,他這次把他帶來,就是想給馮副書記引薦引薦,為下一步的工作打一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