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3/3頁)

鮑大有道:“任何一個老板感興趣的不是煤電公司的廠房和設備,而是鉛鋅礦礦體。礦體不能轉讓,我們只好打擦邊球。這個方案和礦務局多次協商,是比較妥當的方案,否則煤電公司沒有辦法改制,一千多職工安置就成了大問題。”

王市長步步緊逼,道“鉛鋅礦到底還剩多少資源?”

鮑大有道:“煤電公司采礦許可證即將到期,產量每況愈下,資源即將枯竭,還能開采大約兩年。如果等到資源徹底沒有以後,更沒有老板接盤,按照現有方案操作,接盤的老板還能開采約兩年。政府讓渡一些利益給老板,解決了職工安置問題,免除了後顧之憂。”

王市長道:“煤電公司是改制企業,內部本身有矛盾,不適宜入股面條廠。將兩個二級單位混在一起就是一團亂麻,互相牽扯,很不妥當。這不是我個人的意見,是書記和市長共同意見。所以面條廠改制方案我不能簽字。你們和礦務局重新商議,換一家企業購買社會股,或者仍然讓侯滄海入股。商議完成後,把方案報給我。”

市政府分為A角和B角,在王市長出差期間,是另一個B角副市長代管這一塊事情。一般的小事,B角副市長能做主,涉及轉制之事,B角副市長不願意承擔責任,一直沒有簽字,等著王市長出差歸來。

好不容易將礦務局江州面條廠的改制方案擱平,結果被外地出差歸來的王市長一句話就否定,面條廠轉制還要再來一次。更加讓人氣惱的是原本是研究煤電公司,最受影響的卻是面條廠。

鮑大有心裏有一萬多只草泥馬在奔跑。

侯滄海已經完全退出了面條廠,忽然又有新信息傳來,讓其覺得非常突然,沒有想明白這是為什麽?他找杜靈蘊只是想給煤電公司放暗箭,完全沒有想到重新要購買面條廠的社會股。

更何況,杜靈蘊只是科級幹部,不足以改變領導的決定。

其中原因讓侯滄海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