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收拾前任防非工作的爛攤子 突然召開的會議(第6/6頁)

“‘非典’就是一場戰爭,若是將所有戰備儲備寄托於一家企業,這是危險和不靠譜的。如果出錯,將是對四百萬沙州人民犯罪,也必將傷害最好的朋友。”

侯衛東下定了決心:“其他事情好說,只要涉及‘非典’,絕對不拿原則做交易。”盡管理論上必須如此,他仍然覺得心裏不舒服。每個人都有朋友,否則就會成為孤家寡人。

他又給蔣大力打了電話,道:“光頭,找時間見個面,我們兩兄弟好好談一談。”

蔣大力笑了起來:“是不是你沒有明確答復我,感到內疚了?我們是什麽關系,穿一條褲子的朋友,我絕對理解你。我經商多年,豬朝前頭拱,雞朝後面刨,自然有我的土辦法,不會違法犯罪,能把事情辦成,這點水平還是有的。平時你別沾手,關鍵時候幫著說句話就OK。”

侯衛東道:“話不多說,我想表達兩層意思,一是不管怎麽樣,你都是光頭,而不是蔣總;二是在原則範圍內,我會考慮的。”

與蔣大力再通電話以後,侯衛東心情這才平衡安穩起來。安撫了朋友,他又開始考慮法律和政策。在為政府辦事時,不僅要能辦事,而且要善於規避風險。稍有不注意違反了辦事程序或者涉嫌擦邊球,就算是辦了件好事,且清清白白,也存在著潛在風險。

“許局長,你想辦法和廣東那邊的縣市親自聯系,咨詢一下。一是我們是否需要儲備包括口罩等防非物品;二是如果需要儲備,要多少,是否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三是嚴格按政府采購操作,嚴格走好每個程序。”

許慶蓉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大量急需,政府采購流程很煩瑣,一步一步走程序,根本來不及。”

侯衛東道:“我的意思就是防患於未然,從現在就開始按流程采購。同時,將打聽到的情況寫成報告,交給市政府,我會在上面簽意見,最後以市政府常務會紀要的形式明確下來。這就是政府集體意見,你就放心操作。”

“我還是擔心突發事件。”

“如果真要應急,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們要聰明地合理地規避那些煩瑣的鬼程序,到時還是寫緊急報告,采用變通方式,組成財政、監察、衛生等幾個部門聯合詢價組。你的任務是提前做好統籌安排,不能事到臨頭手忙腳亂。”

他又強調了一句:“政府制定程序,目的是防止犯罪。可是為了遵守程序,讓沙州市場斷貨,這就是榆木疙瘩,是對沙州人民犯罪。”

許慶蓉道:“我明白了。”

晏春平走了進來,輕輕將文件夾放在桌上,然後退了出去。

侯衛東打完電話,隨手拿起文件夾。第一份文件,赫然是省防非辦表揚姬程的簡報。

在簡報中,沙州市防非辦主任姬程同志為了防治“非典”而嘔心瀝血,日夜操勞,在省裏匯報防非工作以後,返回沙州途中出了車禍。他在醫院最關心的不是自己的傷勢,而是念念不忘沙州市的防非工作。

作為繼任的防非辦主任,侯衛東清楚地知道沙州防非工作有太多缺失,以他的標準來看,根本就是不及格。而這篇簡報幾乎將姬程寫成了任勞任怨的老黃牛、運籌帷幄的大將軍、悲天憫人的大好人。

看完這篇簡報,又往後翻,後面的文件都沒有太值得注意的內容。侯衛東明白晏春平也注意到這篇簡報,是有意將其放在第一頁。

“這篇文章出來以後,省裏的幾位領導都將看到。姬程良好的形象便會給領導深刻的印象。而自己繼任防非辦主任,工作做得好,那是姬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果工作出了差錯,更襯托出姬程的出色。”侯衛東仰頭靠在椅子上,積了一肚子的鬼火。可是這種事情還無法向外人訴說,否則就有肚量狹小的嫌疑,他只能苦笑著將這份簡報扔到一邊。

長久以來,侯衛東注重辦大事,不屑於這種小伎倆。他最大的訣竅是實幹,踏實工作的態度加上運氣好,給他帶來豐碩回報,他由最底層的小公務員一步一步成長為副市長。到了副廳級,他漸漸發現事情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實幹只能是成長的一個因素,甚至還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正如蒙厚石所言,上級組織和領導評價和判斷一個幹部的好壞會受到不對稱信息的制約,再加上領導本身有喜好和缺點,所以傳達上級領導喜歡的信息成為眾多幹部絞盡腦汁研究的事情。

侯衛東又拿起那份簡報,心道:“姬程最多能寫一份簡報,我難道不會搞信息傳遞嗎?我可以用簡報,可以在報紙上發新聞,還可以借助內參,既埋頭苦幹,又擡頭看路,這也符合辯證法。”

靠在椅子上想了一會兒,他又拿起了《沙州市非典型肺炎疫情控制預案》,一條一條認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