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鉛鋅礦老板李東方派人暗殺侯衛東 窮途末路的李東方(第3/8頁)

進了辦公室,劉光芬一邊張羅著泡茶,一邊對鐘洋道:“鐘書記,上青林是窮鄉僻壤,條件差,實在對不住了。”

鐘洋客氣道:“上青林雖然偏僻,但是礦產豐富,算不上窮鄉僻壤,我看公路沿途修了不少新房子。”

“山上產礦,社員可以就近打工,生活比山下還稍微好過一些。”

“劉老師退休幾年了?”

“退休七八年了。”

“你退休以後就在上青林幫著兒子管理石場?”

“我不是幫兒子管理石場,這個石場就是我開的。”

“劉老師怎麽想到在這裏開石場?”

劉光芬早就想好了說辭,道:“當時上青林要修路,需要開石場,我家小三是駐村幹部,眼見沒有人開石場,路就修不成,急得不得了。我這當媽的怎麽看得過眼,拿了幾十年的積蓄,帶頭在上青林開石場,這樣一來,就陷在上青林好多年。”

鐘洋見劉光芬滴水不漏,便漸入主題,道:“我聽說芬剛石場和狗背彎石場都是侯衛東開的?”

劉光芬臉色陰了陰,裝做生氣的樣子,道:“鐘書記,芬剛石場和狗背彎石場到底是誰的,紀委到工商和稅務部門一查就清楚了,難道這有什麽問題嗎?”

鐘洋早就查過工商執照、稅務登記等有效證明文件,知道劉光芬所言屬實。他在心裏並不願意將侯衛東得罪得太狠,幾個固定程序走完,換上笑臉,道:“劉老師,我這是按規矩辦事,請你理解。”

劉光芬臉上又晴朗了起來,道:“還有沒有其他事情,沒有的話,我要到石場去了。”

鐘洋見過劉光芬以後,又在鎮裏與何紅富見了面。何紅富態度很鮮明:“侯衛東是上青林公路的修建者,上青林能有今天的發展,就是侯哥當年打下的基礎。你們官場上的事情我不管,可是如果真要拿石場做文章去整侯哥,上青林七千老百姓不會答應。”

隨後找了幾個村幹部,大家的說法都差不多。

鐘洋心情輕松地將厚厚的調查材料帶了回去。

在沙州招待所裏,省紀委副書記廖平與第一檢查室的陳再喜、沙州市紀委書記濟道林以及其他幾位省紀委的辦案人員開了碰頭會。

省紀委副書記廖平認真看罷資料,大搖其頭,道:“沒有想到兩個石場能上這麽多稅,我這個廳級有什麽意思?辛苦一輩子比不上一個退休教師幾年收入,沒有意思。”

此封關於侯衛東的舉報信關鍵是財產來源問題,現在查出“劉光芬”的兩個石場能合法賺錢,財產來源不成問題,加上侯衛東在作風方面沒有問題,舉報信的主要問題就不攻自破。

一直在暗中查案子的陳再喜匯報道:“我找青林鎮政府企業辦和分管領導談了話,又查了工商局的資料,發現除了兩個石場以外,劉光芬的資產還包括青林鎮的火佛煤礦,以及下青林的一個條石場。目前火佛煤礦生意不錯,條石場基本停產。”

廖平和陳再喜對視一眼,兩人都在心裏明白對方眼中的意思:“從理論上來說,石場及煤礦都屬於劉光芬名下,通俗地講,劉光芬是老板,另外請了當地人幫助管理。沒有規定退休教師不能經商辦企業,她這個算是合法經營。但是從現實角度看,一位退休女教師根本無法在上青林這種閉塞而又有些排外的地方將企業搞得如此風生水起。劉光芬不過是一個幌子,是侯衛東辦企業所打的幌子。”

能意會與能寫進報告是兩碼事情,這就如皇帝的新衣,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光腚,可是多數人出於各種原因都不會說出來,只有無知者才會無畏地說出真相。

最後,廖平征求了沙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濟道林的意見,濟道林道:“這封舉報信是事出有因,成津目前正在整頓礦產秩序,矛盾很激烈,此信應該和此事有極大關系。”

白包公高祥林很快就拿到了調查報告,看完報告,他心裏有數,下了結論,道:“此事就這樣了,別總是糾纏著做實事的人。”

廖平順著話意道:“這個侯衛東還真是有些意思,年紀輕輕的,在上青林群眾中的威信高得出奇,那個叫何紅富的人居然叫囂動員七千上青林人為侯衛東請願。”

侯衛東成為最年輕的縣委書記以後,白包公高祥林出於好奇,看過他的資料,對他的經歷並不陌生,道:“侯衛東是做實事的人,上青林的事情你清楚,我不多說。益楊新管會能有現在的規模和档次,與侯衛東的努力分不開。如今全省只有成津縣在大規模整治礦山,其他縣都處於觀望之中,省紀委如今才收到一封舉報信,我覺得太少。”

走出房門的廖平禁不住又想著兩個石場的納稅數額,暗自道:“當個沒權沒勢的廳級幹部有什麽滋味?一個月就四千多大洋,還不如開石場的土老板!”